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多种,比如营养素的缺乏,女性绝经期雌激素下降,年龄因素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等等。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组织、骨峰量减少的代谢性骨病变。以全身骨骼疼痛,骨折为特征。
一、营养素的缺乏
1、钙的缺乏
钙构成机体骨骼和牙齿,骨骼通过打成骨作用来达到平衡。如果缺乏,表现为骨骼的病变,即儿童时期的佝偻病和成年人的骨质疏松。
2、维生素D的缺乏
维生素D是促进钙的吸收,是对骨骼钙起着一个总动员,当缺乏时,会出现关节疼痛,骨痛,严重时骨骼脱钙引起骨质疏松,发生自发性或多发性骨折。
3、维生素C缺乏
维生素C也是促进钙吸收的,如果缺乏,可导致肌肉关节疼痛,可引起四肢疼痛,肋软骨接头处扩大等
二、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即绝经以后,骨质丢失速度加快,骨质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保持骨骼结构的完整性,甚至压缩变形,发生骨折,即为骨质疏松。
三、年龄因素
骨骼的更新速度因年龄而变化,1岁前每年转换100%,儿童时期10%,健康成人5%,40岁以后0.7%,绝经后骨质丢失速度加快,所以一般中老年人开始骨质疏松。
四、疾病因素
比如,肝、肾疾病可引起
如何安排饮食预防骨质疏松?
1、从儿童青少年就开始,做饭合理饮食,多食奶类及奶制品,富含钙的食物,除奶制品以外,还有虾类、芝麻酱、绿叶蔬菜等
2、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
3、禁烟酒,少喝含糖饮料、碳酸饮料、浓咖啡、浓茶等。
4、补充维生素D,通过内源性来源——晒太阳由人体皮肤来产生。建议每天20分钟接受紫外线照射。
5、多参加户外活动,坚持体育锻炼,可增加维生素D的补充。
6、女性绝经期要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