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选择哪种材质的鱼钩呢

更新于:2022-03-21 21:06:22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的鱼钩市场还是以黑色鱼钩和银色鱼钩为主,人们普遍认为黑色鱼钩的强度最高。所以时至今日,在钓鱼人对鱼钩认知的传统观念里,黑色鱼钩的强度要高于其他颜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的鱼钩市场还是以黑色鱼钩和银色鱼钩为主,人们普遍认为黑色鱼钩的强度最高。所以时至今日,在钓鱼人对鱼钩认知的传统观念里,黑色鱼钩的强度要高于其他颜色的鱼钩。

金属的强度

强度是金属材料主要的力学性能指标,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通常所说的强度是指“抗拉强度”也称强度极限。强度是单位面积上的承载力,对任何金属材料来说,都能通过专门的拉伸测试机测出其强度值。一旦测出其强度值,就成为最基本的参考数据,绝不会因材料的粗细而发生变化。

那么,鱼钩的强度与钩体的粗细有关吗?

我们知道相同物质的物体强度是由其截面面积所决定的,截面面积越大,其强度也就越大。以直径0.7毫米的钢丝为例,若直径减少0.02毫米,则截面面积会减少7%左右,强度也随之大幅度减小。所以,若在材质与制造工艺相同的情况下,钢丝(钩条)的直径是决定鱼钩强度的主要因素。

但是,主要因素并不一定就是决定因素。我们来看一个测试:70号优质碳素结构钢,其抗拉强度不小于73㎏/㎜2,如果用这种钢丝制造鱼钩,当钢丝直径为1.13㎜时,其截面面积刚好是1㎜2,则这种钢丝的承拉力为73㎏;如果把钢丝直径增大到1.6㎜,其截面面积则为2㎜2,则钢丝的承拉力为73(㎏/㎜2)×2(㎜2)=146㎏。这说明钢丝粗细的变化使其截面面积发生变化,而承拉力则随着截面面积变化的倍数而变化,但是钢丝的强度值即承拉力与截面面积之比仍旧是73㎏㎜2。这就说明,鱼钩加粗则强度增大并不是绝对的,因为鱼钩具有曲线形状,能承受的拉力不能按照直线形状来计算,只能说,鱼钩加粗,其承受拉力有增大的趋势。

那么,鱼钩性能的优劣能否以强度来衡量?

制作鱼钩的钢丝本身是可以用强度判断其性能优劣的,这对选什么样的钢丝来制作鱼钩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制作鱼钩的钢丝经过磨刃、开倒刺、弯曲成型、锤制钩柄等制作工序后,就不能以强度来衡量鱼钩性能的优劣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很多钓友都遇到过鱼钩被鱼拉直的情况。这并非是鱼钩的性强度低而造成的,而是跟鱼上钩后鱼钩的受力与鱼个体的大小、中鱼部位、刺入深度以及鱼儿逃逸时的冲击力等有很大的关系。鱼钩的受力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机的,因此鱼钩的性能要求除了对原钢丝要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外,使制成的鱼钩还要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以及一定的弹性和抗拉力性。

因此,一枚小鱼钩的性能优劣是不可以单纯地用钢丝的强度来衡量的。

那么,应该选择哪种材质的鱼钩呢?

鱼钩是钢丝制成的,我们首先要了解钢的材质。钢是铁碳合金,分为碳钢和合金钢。就碳钢而言,按其含碳量,碳钢可分为低碳钢(含碳0.3%以下)、中碳钢(含碳0.3%~0.6%)和高碳钢(含碳0.6%以上)。钢的性能与其化学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碳钢中的含碳量增加时,碳钢的强度和硬度也在增加,但韧性和弹性却在降低。

所以,选购鱼钩时,不可一味的追求高碳,否则会使鱼钩的脆性增大。以碳8(T8)鱼钩为例,是用含碳0.8%的碳钢制作的,强度和硬度都比较高,而且还具一定的韧性,能抵抗较强的冲击力。如果鱼钩含碳量过高的话就会失去一部分韧性和弹性而增加了脆性。如果是高碳低合金鱼钩,是在碳钢的基础上再加入钨钒等极具韧性又有强度的合金元素,是一种高碳低合金的材料,用它制造的鱼钩性能肯定大大超过碳钢材料制造的鱼钩,因生产成本的增加,所以,这类鱼钩的价钱要高一些。

所以,选购鱼钩时钓者一定要了解鱼钩的材质,只有完全了解了鱼钩的材质,才能选购出自己根据作钓对象鱼所相应的鱼钩。

★结束语

综上所述,鱼钩的强度和颜色无关,钢丝的直径也不能最终决定鱼钩的强度,而是制造鱼钩的材料和鱼钩的前弯部的截面面积才是最终决定鱼钩强度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