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人们对于野菜的喜爱程度可以说是一直居高不下。所以每到春天,人们便会到野外去挖野菜,回家做着吃。当然,也有一些人专门将新挖的野菜拿到城里,卖给那些忙着赚钱的城里人。
有人看到潜在的野菜市场,便想利用农村老家的土地来种植荠菜、马齿苋等,以此作为盈利的一种赚钱方式。那么这个想法可行吗?
人们喜欢野菜的原因
对于吃惯了大鱼大肉的现代人来说,偶尔吃上几次野菜来调节一下口味,的确是很不错。那些摆上餐桌的野菜属于自然生长在农村的地里,没有人去特地施肥、浇水,更没人打农药。它们就这样自由自在地生长着。
在人们的眼中,这才是绿色的、纯天然的有机食品。春天的时侯,带上工具到野外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捎带着就将各种野菜挖回家了。既锻炼了身体,又有了收获。再说了,自己挖的野菜吃起来味道也特别鲜美,更有成就感。
种植"野菜"的前景
之所以称它为野菜,就是因为它的"野″字,如果通过人工种植,那还算啥野菜呢!当你将这些野菜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大规模经营时,它就已经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野菜了。而且凡是人工种植,难免要追求产量,这样一来,种植的时侯就得采取浇水、施肥等一系列的措施。这种模式种植出来的"野菜″,与其它蔬菜又有什么区别呢?
再说了,野菜并非稀缺之物,每到春天,野菜一露头的时候,人们就开始了挖野菜尝鲜。你想一想,平时你吃的野菜有几次是自已花钱买的呢?即使是那些城里人买着"野菜"吃,那也只是买回去尝尝鲜,当这新鲜劲儿一过,谁还会去买呢?没有人买着吃,就没有市场。销不出去,还赚啥钱呢。
秋冬季节,露天野菜稀少时,才会有市场
当秋冬季节的时侯,特别是北方,气温降温后,野外的野菜也就难寻其身影。这个时候,野菜便成了稀罕物。但要是这个时候种植野菜,成本必然会增加,因为需要投资建大棚。必须要保证野菜生长的温度及湿度等等,而过了冬季,露天野菜一露头,又会成为淡季。
所以即使是想搞野菜种植,那季节性也很强。只有冬季市场需求才会大,除此以外,常人很少会买着野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