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和慢跑各有千秋!
对于减脂来说看第一个就好!
一、能量消耗,慢跑更胜一筹
即使慢跑和快走的速度一样,
慢跑的能量消耗和减肥效果也是大大优于快走的。
在速度比较慢的时候,跑的能耗甚至可以达到走的1.7倍。
原因是跑与走有着不同的运动机制。
在走的模式下,身体的重量至少有一只腿在支撑。
而跑的时候,则存在肌肉爆发用力,使身体腾空无支撑的状态。
当人体腾空后,支撑腿落地时,肌肉再次做缓冲。
相同速度下,走和跑的动力学指标存在相似性,
但是由于躯干、腿和做功速度的不同,两种运动方式能耗差异极大。
慢跑消耗热量比快走消耗热量多得多!
比如跑1.6公里比走同样距离要多消耗约50%的热量。
这里有个简单的计算公式
每公里总消耗热量:跑步是1.03*体重(公斤)
走路(4.8~6.4公里/时)是0.73*体重(公斤)
每公里净消耗热量:跑步是0.87*体重(公斤)
走路(4.8~6.4公里/时)是0.41*体重(公斤)
热量的消耗会随时间、根据一下几项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体重减少。如果体重减少,特别是体脂减少,
那么每公里的热量消耗会开始降低。
由于身体负荷减少,跑完同样距离所需的能量也就减少了;
经验。跑得越多,则身体在生物力学方面会变得更高效。
这意味着同样跑一公里,身体会比刚开始训练时花费更少的力;
强度。训练强度越大,训练后身体保持快速新陈代谢的时间越长。
在一项发表于《运动训练医学和科学》的研究中,
运动员以75%的最大摄氧量骑20分钟自行车所消耗的热量,
比他们以50%最大摄氧量骑30~60分钟自行车消耗的热量多。
二、快走相对而言损伤更小一些
对一些不经常锻炼的人来说,步行的效果似乎更好。
消耗同样的能量,步行需要更多的时间。
德国体育运动学专家克劳思·柏斯指出,
普通人每跨一步,脚底所受的冲击大约是体重的1~2倍,
仅为慢跑的1/3左右,相应的膝关节和踝关节所受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一般情况下,步行不会出现严重的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
所以对于还没有锻炼习惯的人,快走可以避免运动损伤。
比如,没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关节开始老化,
膝关节和踝关节难以承受跑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
又比如对肥胖者而言,由于体重较大,
跑步过程中膝关节和踝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
容易造成膝踝关节的损伤,所以也是步行比跑步更安全。
三、慢跑VS快走运动方式
1、慢跑
慢跑的正确方法:慢跑时,同样视线要向前方,
上身特别是背部要向后拉紧并收腹。
双臂手肘的弯曲也要有意识地紧张起来,切勿放松,用整个脚掌着地。
慢跑有一个小技巧,
一开始先步行10分钟,跑5分钟,再步行15分钟;
等身体慢慢适应后,步行10分钟,慢跑15分钟再步行5分钟;
强度加大后可以缩短步行的时间,加长跑步的时间。
2、快走
快走的正确方法:如果想要把步行作为减肥运动的锻炼,姿势是很重要。
1、迈大步:跨步后脚跟先着地,再有意识地让脚底、脚趾着地,
接着再以脚趾用力蹬离地面。膝盖最好微弯。
2、抬头挺胸:腰背挺直,不要像跑步那样前倾身体。
3、双臂摆动:双臂要主动摆动。摆动双臂使上下臂呈约90度,
有节奏地摆到胯后,向上则摆到与肩同高。
4、速度:因人而异,可分为
慢步走(每分钟约70-90步)、
中速走(每分钟90-120步)、
快步走(每分钟120-140步)、
极快速走(每分钟140步以上)。
就自我感觉而言,
最低有效强度为微出汗、有点喘,但不影响说话。
中等强度是内衣有些湿的出汗、喘气,说话连贯性受影响。
大强度是大汗淋漓、不想讲话。
快走健身,不容易受伤,以每小时6-7公里的速度快走1小时为佳。
走路没有腾空动作,不会对脚踝和膝盖有多大冲击力,
能够降低30岁以上锻炼较少人群的运动伤害,提高心肺能力和腰腹力量。
而慢跑,一般是说以7-9公里的速度慢跑,有腾空动作,
如果体重超高,对膝盖和踝关节冲击较大,
长期锻炼如果没有合脚的缓冲跑鞋,很容易造成运动伤害。
而且慢跑要循序渐进,如果开始持续时间不长,
可以走跑结合,逐渐增加跑步的时间。
四、给个建议
1、减肥的目的是减脂
2、新陈代谢与减肥:所谓的有些人喝口水都胖,
其实是这些人群的新陈代谢慢,多余的热量便会转化为脂肪
3、提升代谢速度:通过锻炼,来提高自身的代谢速度;
4、健康高效的消耗脂肪:有氧运动,大肌肉群的运动。
在每日应有热量摄入的前提下,
通过适量的有氧运动来达到减脂的目的。
只要是有氧运动的强度使你的心率维持在一个数值内
(每个年龄段都不同,一般都是100~150之间)
当然,这个速率一般来说要维持在45分钟以上才有效果
如果你足够努力,这个资料包绝对能让你从小白变身“大牛”!快来领取资料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