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6日,阴历六月十八,初伏的第一天,按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今天数伏。
我们常说的“热在三伏”,也就是说从今天起开启了一年中最热的模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
古人是从哪天开始算起数伏呢?有句话叫做“夏至三庚数头伏”,也就是说从夏至第3个庚日是头伏的第一天。
什么是庚日呢?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相配标注日期。
十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大家看上面的十天干中,“庚”排在第7个,天干地支相配出现庚某日,这天就是庚日,每十天就出现一次庚日。
举个例子:查黄历今年6月26日是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庚戌日),从这天往后数20天,第三个庚日正好就是今天7月16日,也就是今天是头伏的第1天。
通常年景都是十天为一伏,为何今年三伏天有40天呢?中伏多出了十天。
头伏定了下来,末伏通常在立秋的第一个庚日。如果初伏和末伏中间有4个庚日,那么这一年伏天有30天;如果出现了5个庚日,那么这一年伏天有40天,也就是中伏多出了十天。
民间为何又有公伏和母伏之分呢?公伏和母伏之分是看数伏这一天的日期是双数还是单数。日期是双数则为母伏;日期是单数则是公伏。这里的日期指的是阴历。
今天是初伏的第一天,日期是阴历六月十八,是双数,所以今年是母伏。
老百姓还有一句话叫做“公伏不如母伏凶”,意思是说公伏不如母伏热,
公伏一般干热,母伏则多雨闷热。我觉得今年的热天来得早,有时闷热的让人透不过气来,心情很烦躁,估计大家都感受到了。
综上所述,古人留下的老话虽没有科学依据,不过这都是长年累月观察得来的经验之谈,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文/秉烛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