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豆生锈斑是怎么回事

更新于:2022-10-11 00:56:15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种的四季豆,黄瓜上都有黄斑,是怎么回事?怎么办四季豆叶子黄出现班斑点是怎么回事四季豆的叶子皱了是怎么回事?

种的四季豆,黄瓜上都有黄斑,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重茬也叫连作,是指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一种作物。不少作物如豆科植物、瓜类、蔬菜、草莓及某些中草药等,都因重茬造成植物根部病菌,导致植物枯萎病,叶枯病,病毒病等危害,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采用益生菌原液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来消灭这些病菌,并补充因重茬被作物带走的微量元素,就能够很好地防治因连作造成的病害。其中的微生物是筛选自土壤中,对大多数病原菌都具有拮抗作用,而它们自身具有互惠共生关系,因此,不仅其定殖能力强,而且微生物间又可以相互促进,并分泌对植物具有多种促生长作用的因子,所以,在克服作物重茬的同时,对作物健康生长和丰收有着显著的影响。一方面,有益微生物排除有害病菌与作物接触,并杀死部分致病菌,同时分泌一些有益于植物的化学物质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另一方面,作物根部分泌的化学物质和部分脱落死亡的细胞对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定殖有重要地促进作用,有益微生物与作物之间的这种互惠共生关系是克服重茬连作的动力所在。

四季豆叶子黄出现班斑点是怎么回事

菜豆、豇豆白粉病

症状 主要侵害叶片,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扩大呈紫褐色斑,其上覆盖一层稀薄的白粉,后期病斑沿叶脉发展,白粉布满全叶(图20-21),严重的叶片背面也可表现症状,导致叶片枯黄,引起大量落叶。

病原 Sphaerotheca astragali称莱豆单囊壳,属子囊菌(图20-22)。子囊果褐色,散生或聚生,球形,附属丝5~7根,丝状,弯曲;子囊卵形至椭圆形。

发生规律 病菌多以菌丝体在多年生植株体内或以闭囊壳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叶片发病后,在感病部位再产生分生孢子,然后以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并以此种方式在生长季节辗转侵染,至秋后,再产生子囊孢子或以菌丝体越冬。一般情况下,干旱年份或日夜温度差别大而叶面易丁.结露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加强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白粉病为害叶片症状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l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l500~2 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

四季豆的叶子皱了是怎么回事?

是感染了豆角病毒病。病株初在叶片上产生黄绿相间的花斑,后浓绿色部位逐渐突起呈疣状,叶片畸形;严重病株生育缓慢、矮小,开花结荚少。豆粒上产生黄绿花斑;有的病株生长点枯死,或从嫩梢开始坏死。

此病主要由豇豆蚜传花叶病毒、豇豆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蚕豆萎蔫病毒等4种病毒引起,可单独侵染危害也可2种或2种以上复合侵染。病毒主要吸附在豆类作物种子上越冬,也可在越冬豆科作物上或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播种带毒种子,出苗后即可发病,生长期主要通过蚜虫传毒、植株间汁液接触及农事操作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伤口侵入,进行多次再侵染。

病毒喜高温干旱的环境,适宜发育温度范围15-38℃ ,发病最适条件为温度20-35℃,相对湿度80%以下。发病潜育期10~15天,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或蚜虫发生重,易使病害发生与流行。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豇豆病毒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0月。年度间春、秋季气温偏高、少雨、蚜虫发生量大的年份发病重。栽培管理粗放、农事操作不注意防止传毒、多年连作、地势低洼、缺肥、缺水、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选用无病毒种子,种子在播种前先用清水浸泡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溶液中浸种20-30分钟;适量播种,下种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防治土壤结板,提高出苗率。

2、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减轻危害,抑制植株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同时在开花结荚期增强花粉受精质量,提高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无畸形、整齐度好、品质提高、使菜果连连丰产。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应根据植保要求喷施20%病毒宁、20%病毒A5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防治,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