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老话“猪肉忌花椒,羊肉忌大料”,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因为确实我们在烹饪猪肉和羊肉的时候,为了调味,时常也会放花椒和大料来去腥提味,这句话对不对呢?
“猪肉忌花椒,羊肉忌大料”的原因猪肉与花椒的故事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讲究,是因为花椒和猪肉都属于温性食材,将两者放在一起烹饪会让食物属性更加温热,多吃容易上火;
花椒在与猪肉一起烹饪的过程中,容易使猪肉的口感变柴变老,影响口感体验;
花椒香气很重,去腥提鲜效果好,但是跟猪肉一起烹饪容易抢了猪肉肉香的风头,容易失去猪肉本身的肉香。
羊肉与大料的故事
与“猪肉忌花椒”的原因差不多,首先,大料的属性是温性的,羊肉也是温性食材,两者一起烹饪出来的食物多吃容易因为身体上火,所以在做羊肉的时候不建议放入大料。
其实都是从注重健康的角度传下来的老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亲身实践,这说法真的对吗?先不说这个说法是对是错,总之是从对健康的重视来出发的,但是我在日常的烹饪中,真的将猪肉与花椒搭配,羊肉和大料搭配过,从味道出发来说,是真的可以一试的,但是要看什么做法。
羊肉
以羊肉为例,红烧羊肉在烹饪的过程中放入大料香味会更加浓郁,肉香混合酱香、料香,复合的香气是非常好吃的,但是,在清炖羊汤的时候就不建议放入大料了,大料的料味是非常重的,本来清炖就是吃个“鲜”字,放了大料,反而拿了羊肉的“鲜”,盖住了羊肉本身的味道,吃起来有些怪怪的味道,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猪肉
我在做排骨的时候,会经常放一点花椒进去,其实肉质柴不柴的真没什么感觉,比如在炖排骨的时候,排骨选择不是纯瘦肉而是稍微带些肥肉的那种,随着炖煮的时间加长,肉会逐渐变得软烂,并没有传说中的“口感发柴”一说,反而因为加入了花椒,会有花椒的香气融入进去,排骨会更具别的风味,最后的成品是非常好吃的。
至于是否上火,跟羊肉同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大家在烹饪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即可,假如是炖清汤的,就尽量少的去选择花椒、大料等佐料,它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住羊肉或者猪肉的肉香味,但是在红烧或者农家炖的时候,大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添加花椒大料,既然是吃,就要吃的一个开心嘛!
食材
排骨、姬松茸
葱段、姜片、八角、桂皮、花椒、盐、料酒
做法
1、将姬松茸提前泡10分钟,并且清洗一下,因为干菌一般在晾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灰尘,所以一定要进行清洗。浸泡的时间,我很喜欢姬松茸的味道,所以浸泡的时间会很短,因为泡的时间越长,融进水里的味道会越多,我更喜欢把它的味道炖在汤里面。这里还是要根据喜好来泡发,其实在后面的炖煮过程有一个多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姬松茸可以完全的发好,所以不必担心浸泡的时间短造成泡发不了而影响口感的问题。
3、起锅,将锅烧热,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放入葱段、姜片、八角、桂皮、花椒,炒香,放入排骨,中火将排骨炒到表面泛黄。炒的过程中,需要耐心的把排骨中的水分炒干,将排骨炒出香味。倒入4汤匙酱油、2汤匙料酒、1汤匙醋来调味。再翻炒一下,让排骨均匀的裹上料汁。
4、将炒好的排骨,连同佐料一同倒入汤锅中,倒入没过排骨的温水(不要用冷水,温水会让肉更快炖的软烂),将清洗好的姬松茸倒入。
开大火,汤开后,转小火,小火慢炖60分钟即可。
这道汤就做了!干菌的味道本身就比鲜菌的要更浓郁一些,晾干的过程也会使味道发生一些变化,菌类中也含有“天然味精”,它和排骨发生了鲜味的碰撞,一吃,就好吃的停不下来。
关于花椒与猪肉搭配的探讨我在炒的工程中放入了花椒,花椒在整个过程中都起到了一个去腥增香的作用,但是需要少放一些,我放了大概十几颗的样子,放多了花椒的话,会让汤汁口感发麻,而且花椒味道会过于重,会掩盖掉其他食物的鲜味,所以,即便是放花椒,也一定不要多放。
即便是放了花椒,就这十几颗,也不至于上火了啦!
我也尝试过不用花椒做出的排骨汤,两者味道截然不同,在清炖排骨汤的时候,我会只放葱段和姜片来提鲜;做红烧排骨的时候最多放八角,也不会选择花椒,花椒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道菜的味道。但是像做这种姬松茸炖排骨一类的菜,我会放入花椒,味道会异常的鲜美。
我也在白萝卜炖羊肉的时候,尝试放过一次大料,仅仅只是放了八角,就整个影响了羊肉汤本该有的鲜甜味道,就连爱吃羊肉的我,在吃到用大料煮过的羊肉后,都觉得羊肉味跑了,一点羊肉味道的体验都没有!反而只放入葱段来炖,味道更加的正宗好吃,放入姜片也会味道怪怪的。
真的是什么食材配什么料,什么做法就该有什么味,你不能片面说,羊肉就是放了大料不好吃,要是这么说的话,你把烤羊肉串放在何等地步了?里面可都是孜然、茴香等各种大料啊!哈哈哈哈!
(以上图片均是原创,盗图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