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大蒜煮鸡蛋详细做法

更新于:2021-07-22 02:55:56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古代还有用菖蒲、艾叶、蒜头、龙船花,制娱乐形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每年的端午节,妈妈都会用艾叶煮一大锅水,在桐油漆好的大木桶中让我泡澡。长大一些,每年的端午节在外婆家过,外婆也会用艾叶煮得满屋飘香,晚饭前祭拜好祖先后,就由三个孩子轮流用艾叶泡澡。晚上回家孩子们的额头一定要点上雄黄酒,说可以驱妖邪,毒蛇等。每次的端午时分,都觉得好神圣,妈妈总是会准备很多湖南人端午时节必吃的美食,有血粑魔芋鸭,黄豆馅的叶子粑粑,白水粽,艾叶煮鸡蛋等。

端午节门前插艾叶,如重阳插茱萸一样,是我国民间盛传已久的风俗,至今仍在延续着。以艾叶“悬于户上,可攘毒气”,是因为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从古至今便形成习惯沿袭下来 。艾为菊科植物,最早见《诗经》。它的茎叶都有挥发芳香油,奇特的香味能驱蚊蚁,净化空气。中医认为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本草纲目》谓其能“温中、逐冷、除湿”。用于下焦虚寒,腹中冷痛,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等,常与当归、香附配伍。单用煎汤外洗可治皮肤湿疹瘙痒。将其艾绒制成艾条,用以烧灸,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非典时我省不少家庭曾烧艾条熏室,效果也十分明显。

很多地方都有端午节煮茶蛋和艾叶蛋的习俗,有些用鸡鸭鹅蛋涂成鲜艳的颜色,用网袋装着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能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健康。还有沿袭了数年的大蒜鸡蛋吃法,将能杀菌消毒的大蒜,鸡蛋放在一起煮,再入一些艾叶,据说能避“五毒”,有益健康。

这道艾叶大蒜印花鸡蛋则是突然灵感来想到的做法,在小区里采来各种花瓣和树叶,用菱格的网纱装好包紧实,放入过滤的艾叶水中,入红糖,武火煮开后文火20分钟即可。不过选用的3种不同的颜色的蛋壳,太深和太浅色都上色不佳,对叶片的选择也很有门道。不管怎样,这个端午,都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手工,一起享用这香喷喷的艾草大蒜鸡蛋啦~~

艾叶大蒜煮鸡蛋详细做法

主要食材:艾叶20克,粉色壳土鸡蛋两个,绿壳乌鸡蛋一个,茶色洋鸡蛋一个,大蒜一个。

辅料:棉线一卷,菱形网格的纱布(千万别用袜子啊,破坏食欲哦)

各种美丽的花瓣,叶片等。

详细做法:1.先将艾叶采好,清洗并浸泡,换水三次。

2.准备一锅水,将艾叶放入,大火煮开后,转为小火慢慢煮30分钟。

3.过滤掉艾叶,取水备用。

5.将厚叶片放在网纱的中心点,有纹理的一面贴紧鸡蛋。放入鸡蛋

6.接着抓起网纱的四个角,轻轻的将鸡蛋包裹好,扭紧后用棉线扎紧实了,不然叶片纹理会不明显。

7.茶色鸡蛋用同样方法放上花瓣。

8.绿壳鸡蛋放入红色叶片。

9.土鸡蛋放上四叶草,含羞草叶片等。

10.做好的鸡蛋全部用棉线扎紧后,来一张美美的合照吧。

11.此时将鸡蛋放入艾叶水中,放入一颗大蒜,大火煮开。

12.转成小火,入红糖,文火慢慢煮20-30分钟,至鸡蛋上色为止。

有的小孩身上还挂着装上染成红色鸡蛋的小网兜。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除吃糉子外,还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分鸡蛋、鸭蛋、鹅蛋等。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著,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又以避「五毒」,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