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的障碍,脑供血不足影响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青少年也逐渐患上了脑供血不足疾病。
大脑作为人体的“司令官”,必须保证充足的血液供应才能够完成一系列生命活动,供血不足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起痴呆、突然晕厥,甚至猝死、脑梗死等现象,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脑供血不足自我检查诊断(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运动神经功能失灵
肢体无力、走路不稳、拿不稳东西、运动不灵活等症状。肢体痉挛或跳动。说话不清、吞咽困难等表现。感觉功能障碍
常表现为面部、唇舌以及一侧肢体麻木或异物感。也可能出现眩晕、视物不清甚至失明,或突然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现象。精神意识障碍
出现头晕、昏昏沉沉、嗜睡或失眠等精神状况,记忆力减退,甚至短暂性的意识丧失或智力减退。性格变化,如:原来孤僻、沉默寡言的人变得爱说话、急躁等。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耳鸣、记忆力明显减退、肢体麻木等症状,且持续2个月以上,应及时就医进行脑电图、脑CT血管造影、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相关检查,以便确诊。
哪些原因会引起脑充血不足?
1.“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同时保持乐观心态,保证足够的睡眠。
2.低血压、贫血
血压过低、贫血,容易造成全身血液供给不足,导致脑供血不足,(低血压: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90/60mmHg)。
3.心脏疾病
心脏存在疾病,也可诱发脑供血不足。如:冠心病人心血管狭窄,心衰患者心脏收缩无力,都可导致排出心脏的血液减少,从而影响脑部供血。
4.颈椎病引发
部分颈椎疾病可能压迫到心脏向脑部输送血液的血管,使血管变窄,从而影响血流,造成脑供血不足。
5.微血栓
微血栓即动脉搏粥样硬化的板块脱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随血流到小动脉而堵塞血管,则会出现脑局部供血不足。
6.其他危险因素
家族遗传、饮酒过度、药物滥用、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可造成大脑供血不足。
提示:引起脑供血不足的原因非常多。比如血压、血糖的不稳定,血脂的升高、激素水平异常等。包括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等都会造成脑供血不足。当出现长期的头痛、头晕应及时就诊于神经内科进行病因查找。
改善脑供血不足,可以怎么做?
1.保证足够营养,保护血管 “三高”人群,应遵医嘱坚持用药,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大量食用各类肉及其制品,会加重某些疾病或诱发某些疾病,应当荤素搭配,日常多吃番茄、蓝莓、桑葚、橘子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橄榄油、鱼肉、坚果、蘑菇、奶类等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减少其对血管的损伤,改善血液微循环,预防血管管腔狭窄,以保证血液供应充足。 2.护颈椎做做“米”字操 日常可以用头跟着“米”字的笔画运动,前后左右全方位锻炼颈椎。但一定要注意动作幅度,不要引得脖子咯咯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