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看着每日确诊病例的攀升,所有人都在关心,究竟应该如何预防病毒?在众多防范措施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戴口罩”,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戴口罩,用过的口罩如何处理?
网上有说法认为:口罩要戴多层?感冒时有颜色面朝外,没感冒反过来?
简单说,医用外科口罩只有一种正确戴法,即有颜色的一面朝外,白色或浅色的那一面朝内。同时,钟南山院士表示,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普通(外科)口罩也可以阻挡飞沫传播。
口罩需要戴很多层吗?
其实就医用口罩而言,只要佩戴正确,产品质量过关,只需一个就能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戴多层口罩理论上虽然会增加一些防护效果,但会增加通气阻力,就比如家用轿车用4个轮子已经很稳了,却非要造一辆有6个轮子的小轿车,虽然稳定性可能好一点点,但会导致油耗猛增、故障率增加,总体上得不偿失。市面上常见的口罩分为: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
普通棉布口罩 它的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毛线、帆布及绒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致密,主要起到冬日保暖的效果,而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因此不建议佩戴用来预防病毒。
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正确佩戴能够有效预防病毒传播,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建议佩戴,但无法防霾。
医用外科口罩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无纺布,佩戴时白色或者浅色的无纺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口罩两侧的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口罩上方的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

用过的口罩如何处理?
用过的口罩属于医疗废物,因此处理时应引起重视。
用过的口罩沾满了细菌、病毒,建议不要随意丢弃摘掉口罩时不要触碰口罩的外表面,因为可能会感染自己如果自己是病人,摘掉口罩时不要触碰口罩的内表面,因为可能会感染别人不要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内表面,因为可能会交叉感染摘下口罩后不要直接放到包里、兜里等处,因为可能存在持续感染风险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个人焚烧处理,因为可能会污染环境,造成安全隐患。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剪碎后扔掉,因为可能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对于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的民众,或接触过此类人群的民众,首选将口罩抛弃到医疗机构的黄色专用垃圾桶内,由专门的清运机构按医疗废弃物举行转运、处置。也可将口罩先丢至垃圾桶,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后,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如无消毒液,也可使用密封袋/保鲜袋,将口罩密封后丢入垃圾桶。对于普通民众,因风险较低,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入垃圾桶。最后,处理完口罩后记得进行手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