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练三九。在数九寒冬之际,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锻炼人们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由于全身剧烈地活动后,呼吸加深,消化能力加强,新陈代谢旺盛,改善了身体条件,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随之提高。
冬泳是指冬季在室外水域(包括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与水库等人工水域)自然水温下的游泳。即以立冬、立春辅以气温10℃以下为冬季的标准定义冬泳;以水温为标志,全国冬泳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区:气温以17℃作为冬泳的起点;水温以8℃作为冬泳的冷度标志。17℃以下的水温给人以冷感,低于8℃以下则有冷、麻、强冷刺激的感觉。
有人认为冬泳有益身心健康,有人却认为冬泳会伤害身体。那么,冬泳对身体好吗?有哪些好处与坏处?你真的会冬泳吗?
冬泳的好处
1、冬泳能增强神经系统功能
经常冬泳的人,由于身体长期受冷水刺激形成条件反射,一遇寒冷大脑即可兴奋,调动全身各器官系统加强活动,产热抵抗寒冷,从而使全身各器官系统受到锻炼和增强。因此经常冬泳的人,神经灵活性高,神经支配能力也强。
2、冬泳能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
冬泳时身体受冷水刺激,皮肤血管急剧收缩,大量血液被驱入内脏和深部组织,这时内脏血管扩张。稍停后,皮肤血管又扩大,大量血液又从内脏流向体表。如此一张一缩,就会使全身血管受到锻炼,长期可增强血管弹性,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
3、冬泳能增强呼吸系统功能
经常冬泳的人,因为受冷水刺激,一般呼吸都深长有力,从而能吸进更多的氧气,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使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
4、冬泳能增强消化系统功能
经常冬泳的人,由于游泳时呼吸加深,膈肌上下升降幅度加大,这样能使肠胃的蠕动幅度相应加大,因此对治疗慢性肠胃炎、胃下垂、便秘和胃肠神经官能症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5、冬泳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经常冬泳,能提高人体体液分泌的作用,使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得到增强,从而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6、冬泳能保持皮肤清洁健康
经常冬泳的人,因为全身皮肤和肌肉都要受到水的冲击和按摩,使皮肤血管强力舒张收缩,血液循环加强,所以能使皮肤红润光泽,富有弹性。
冬泳不能忽视的几点
1.易受寒
大家总以为参加冬泳的人不怕冷,不会感冒,这是一种误解。冬藏这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延年益寿的经验之谈,而冬泳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整个冬天,全身裸露在寒风冷水之中,稍有不慎,就会受寒感冒。许多年轻人,仗着身强力壮,象夏天一样,游的很多,游完了还浑然不觉泠。
2.易中风
冬泳队伍中高血压患者还是不少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高血压患者来参加冬泳?主要是冬泳活动中流传一种叫“心血管体操”的说法。就是说人体血管在受到冷水剌激后,血管会突然收缩,从而增强血液流动的速度,加速血液循环,使全身血流更加通畅。同时,血管经常收缩,好比在做体操,一收一放使血管更富有弹性。但是,冬泳过度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会引起中风。
3.不安全
冬泳和夏泳不一样,没有救生措施。参加的人相对少的多,所以往往是整个泳池只有几个人,如果发生抽筋、中风、体力不支,就会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所以对抽筋、呛水、碰伤等要有自救能力,还要学会控制自已,对自已的身体每天都要做到自知之明,头晕血压高时,心动过缓时,手脚发麻时,不要游的时间太长,特别不能让寒气逼入体内,导致感冒、中风等发生。
冬泳的正确方法
冬泳是最有效的心血管活动和呼吸运动。但是,冬泳条件特殊,身体散热极快,所以要讲究运动卫生。
首先,必须逐步适应,不能急于求成。有人自认为身体好,未经适应过程就贸然冬泳,这样很可能会突然出现憋气,心跳加快,进而出现头晕、恶心、手脚发麻,对身体损害很大,如果心脏有毛病,甚至会发生危险。
其次,要注意随水温的变化调节运动量,即使是经常参加冬泳锻炼的人也要做到这一点。水温在10℃左右,可以游400米甚至500米,但不要超过500米或20分钟,因为身体在10℃~14℃水里20分钟的散热量等于陆上运动5小时左右的散热量。这是健康人接近极限运动量的数值,对一般人来说,游200米左右最合适。如果水温在10℃以下,身体强壮,休息得好的人,游200米左右最合适。而体质一般的人游100米或2至3分钟就可以了。水温在5℃左右时,对大多数冬泳者来说游1至2分钟就行了。
从身体反应看,也有一个客观尺度:下水后身体不太难受,1分钟左右身体发热变暖,精神振奋,全身舒适。当这种良好的感觉尚未消失时,就要上岸。这时毫无寒意,皮肤不红不白,呈自然色。可以从容地擦干身体,穿好衣服,注意保暖。如果游过了量,先是牙打颤,起鸡皮疙瘩,继而手脚麻木,倒抽凉气,呼吸困难,想呕吐,乏力。此时若不注意休息保暖,很容易患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