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糖是个“甜蜜杀手”
但生活中很多我们觉得很健康的食品
其中隐藏的糖分,更加值得警惕
澳大利亚演员兼导演达蒙·加梅乌
为了弄明白日常饮食中的糖对健康的影响
把自己当小白鼠,做了个实验
连续60天,他每天吃糖40茶匙(约160g)
这些糖不是来自软饮、冰淇淋等甜食
而是来自低脂酸奶、麦片、果汁等
所谓健康食品中的“隐形糖”
此前3年,达蒙一直吃得很健康
严格控制食物中的精制糖摄入
他是一个理想的实验体
通过他可以清晰观察到含糖食品对人体的影响
重新吃糖60天后
达蒙向我们展示了自己身体的变化
结果令人震惊
“实验结束时,我体重暴涨8.5公斤
体脂率升高了7%”
肚子肥肉增多
腰围暴增10厘米
囤积的都是有害的内脏脂肪
患上前驱糖尿病
心脏病风险增加
而且情绪和认知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变得又丧又懒
仅仅60天,身体就发生了如此可怕的变化
你也许会认为,达蒙在实验期间除了摄入糖分
也一定大吃大喝,从不锻炼
进入了肥宅模式......
实际上,他在实验期间过得相当自律:
他并没有放纵自己吃垃圾食品
他每天食用的40茶匙糖
也大概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澳大利亚人
每天所摄入的糖分总和
另外,每天保持锻炼
注意!
每天都保持锻炼哦!!!
最关键的是
他每天的卡路里摄入量在实验前后基本一样
区别是,卡路里的来源变了:
“几乎是把健康的脂肪直接换成了富含糖的食品”
或许减少甜食的摄入
短时间内对我们身体的影响不是特别大
但经常吃甜食,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喜欢吃甜食的宝宝们
还是控制一下自己吧
糖对身体的坏处一直以来被隐瞒
这种隐瞒来自于脂肪公司和糖类公司之间的竞争
结果就是糖类公司赢了
就开始买通各种科学家发表脂肪危害健康的言论
吃红肉,吃大鱼大肉对身体特别不好
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
更是导致你发胖的元凶
但是他们都选择性的忽略了一个点
就是吃糖可能比你吃肉更坏
精制糖由于糖含量高,吸收快
易导致血糖升高,引发糖尿病
不仅如此,高糖饮食也会引发高血压
大多数人们对零食的渴望
其实都是对糖的渴望
同样卡路里的食物,不同的东西吃进
身体的反应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
如果我们吃500大卡的甜食和500大卡的西蓝花
身体分别会有哪些变化呢?
500大卡饮料(约3.5瓶可乐)
当你喝一杯碳酸饮料时
身体会迅速吸收无纤维的糖分
血糖飙升,刺激胰岛素分泌
然后身体得到信号,存储更多的脂肪
体内炎症增加;甘油三酯,即血液中的脂肪
增加瘦蛋白,一种控制食欲的荷尔蒙被阻塞
瘦蛋白会提示大脑,你已经饱了
现在大脑得不到这个的信号,你就会继续吃下去
尤其会想吃低脂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
吃完之后,又会很容易饿,饿完之后又想吃糖
以及你又想念糖给你大脑点亮那个区域的快感
还想吃更多的糖,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
另外,精致碳水与游离糖升糖指数高
血糖不稳定,就会容易犯困,疲倦
500大卡西蓝花
首先,你根本吃不下500大卡的西蓝花
那相当于3斤这么多……
其次,高纤维的西蓝花几乎不会升高血糖
因此也就不会引发前面所说的一系列身体反应
在一部名叫《Fed up》的纪录片里
实验室找来了43只小白鼠
先让它们可卡因上瘾,之后再让白鼠喝糖水
其中有40只小白鼠都变成糖上瘾了
最后实验结果是:糖比可卡因上瘾8倍
国外有个美食博主Arielle
公开了自己戒糖一个月对比照
身材明显小了一个号
人体摄入糖过多,就会转化为脂肪
并且糖还会让皮肤加速氧化,老得更快
完全不吃糖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可以控制糖的摄入量
这对我们的身体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3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少吃糖
1、学会看食物配料表
有的食物即使它不甜也是含糖的
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边的成分
其含量就越高
学会看食物配料表,这样的话
即使是包装食物中的隐形糖,也能被我们揪出来
2、吃水果注意含糖量
因为糖是甜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不甜的水果
含糖一定少”、“越甜的水果,含糖一定多”
事实上,光靠嘴巴品尝并不靠谱
水果含糖量,是尝不出来的
火龙果并不甜,但它的糖不少,约为 11%
百香果酸酸甜甜,但它的糖比葡萄多,约为 13%
山楂特别酸,一点也不甜,糖含量却高达 22%
还有没啥味道的人参果,含「糖」其实高达 18%
喜欢吃甜,又害怕水果糖分高的话
可以选择:草莓、甜瓜、杏、西瓜、木瓜等
糖含量其实都不到 10%
3、做菜少红烧、糖醋
烹饪也要注意,尽量避免糖醋、红烧等方法
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
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像红烧肉、鱼香肉丝、糖醋排骨等都是高糖菜肴
另外,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
每百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
随便吃吃就超过了一天的推荐量
最后再总结一遍
健身人士的自我修养:
坚持低GI饮食,注意鉴别一切看起来健康
但糖分高得吓人的食物
饮食清淡,尽量水煮代替高油炝炒
主食方面用将粗粮和米饭混合
多吃蔬菜和水果,高糖水果少吃
控糖!控糖!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