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皮名为橘皮,经放置陈久后又名为陈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史悠久,橘子可谓是药食同源,有很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与朋友们浅谈橘皮有哪些药用以及养生价值。

一、先看一下古代文献对橘皮的认识:
从《名医别录》中可以看出,橘皮具有行脾胃之气,降逆止呕,燥湿止泻的作用。
从 唐·《药性论》中可以看出,橘皮具有行中焦气滞,治疗胃胀;行肺中之气,燥湿化痰,治疗咳嗽。
从《本草纲目》中可以看出,橘皮可以行气化痰,降逆止呕,治疗便秘,妇女乳痈(相当于西医急性乳腺炎);也可以作食料,解鱼腥味。
以上文献可以看出,橘皮功效甚多,即作食料,又做药用。

二、谈一下橘皮的性味与功效:
橘皮:辛、苦,温,归脾、肺经,具有行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
三、再谈一下橘皮具有哪些药用?
1、治疗脘腹胀痛(相当于西医胃炎胃胀痛):橘皮长于行脾胃之气,调中快膈,故可以治理胃部胀满,可以与青皮、桂皮同用,理气除胀,如《袖珍方》三皮汤。
2、治疗呕吐呃逆(胃气上逆):橘皮行气调中,j降逆胃气,治疗脾胃气滞,胃失和降,恶心呕吐,常与和胃降逆药物配伍,如《金匮要略》橘皮汤。
3、治疗泄泻或便秘:橘皮常与白术、防风、白芍合用,治疗肝郁乘脾(生气后,或精神紧张)引起的腹泻,如《丹溪心法》痛泻药房。也可以治疗津枯肠燥,引起的便秘,如《全生指迷方》如紫苏丸。
4、咳嗽痰多:橘皮辛散温通,行气降气,燥湿化痰,宣降肺气,治疗湿痰、寒痰引起的咳嗽,胸闷痰多,常与半夏、茯苓等燥湿化痰药物配伍,如《和剂局方》二陈汤。
5、妇科乳痈:橘皮散结消痈,用于妇科乳痈,常与甘草同用。

四、谈一下橘皮、陈皮与青皮之间的区别:
橘皮:新鲜橘皮味辛辣,气味浓烈。 陈皮:是橘皮久放后,气味缓和,行而不峻,温而不燥烈。 青皮:是橘子幼果或未成熟的果皮,具有行气疏肝,破气散结的功效,其行气能力比橘皮要强,有破气之功。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证、食积腹痛、气滞血瘀证等。
1、治疗各种胃炎、结肠炎:如平胃散加味。
2、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如痛泻药方加减。
3、治疗顽固性呃逆:如陈皮与旋覆代赭汤加减。
4、治疗急性乳腺炎:如银花陈皮汤加减。
5、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咳嗽痰多:如二陈汤加减。
6、治疗妊娠呕吐:如人参橘皮竹茹汤加减。
7、治疗原发性脾曲综合征:如加味乌药汤加减。
8、用于回乳:如陈皮甘草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