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打粉和酵母粉有什么区别?做包子馒头能相互替代吗?
泡打粉和酵母粉都是烘焙中经常使用的原料,说起来都是为了“让食材蓬发”,但是这两种添加剂的蓬发原理可是大大的不同哦~下面我来详细解释。
先来说说什么是泡打粉
泡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由苏打粉添加酸性材料,并以玉米粉为填充剂制成的白色粉末,又称为发泡粉和发酵粉。泡打粉是一种快速发酵剂,主要用于粮食制品之快速发酵。
泡打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其实泡打粉的蓬发作用,是一种化学反应,泡打粉里面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遇水则开始产生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使面糊/面团发生膨胀,而送入烤箱经过高温,会进一步的释放二氧化碳。
这也就是市面上能买到的“双效泡打粉”,也就是它会两次释放出二氧化碳。经过泡打粉的作用,面糊会变得松软、产生孔洞,从而使得成品喧软可口,而不是死面一团。
有的朋友担心泡打粉会对身体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泡打粉在糕点中的使用量都比较小,大约是食材总量的1%即可,用太多反而会对口感产生影响,成品会发苦。不过明矾里含有铝,大家去选择使用不含铝的泡打粉就好。
什么是酵母粉?
酵母粉其实是一种厌氧性的微生物,在真空下是处于休眠的状态,一旦有了合适的湿度和温度,就开始“疯狂繁殖”,它通过有氧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随着面团里的氧气逐渐耗尽,它又能通过无氧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微量的酒精。所以用酵母粉发酵出来的面团除了膨胀松软之外,还有淡淡的酒香。
泡打粉和酵母粉究竟有哪些区别?
1、成分不一样
泡打粉主要成分就是:碳酸氢钙(小苏打)+磷酸二氢钙(呈酸性,用作中和小苏打的碱性,使酸碱平衡)+玉米淀粉,是一种复合蓬松剂。从外观上来看,是白色粉末状。
而酵母粉则是一种生物蓬松剂,是由厌氧的酵母菌组成的。外观是这种黄色小颗粒:
2、蓬发原理不一样
泡打粉的蓬发原理是酸碱中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酵母粉则是酵母菌的繁殖,通过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一种是化学反应,一种是生物反应。
3、蓬发的条件不一样
泡打粉遇水就可以产生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对于环境温度、湿度等等因素都不是太敏感,而酵母粉则需要合适的温度、合适的湿度、还需要有可供酵母菌繁殖的营养:比如糖类物质,才可以进行生物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
所以泡打粉的使用要求比酵母粉的使用要低很多。
4、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不一样
泡打粉产生气体的速度很快,而酵母粉产生气体的速度则相对来说慢得多:大家都知道做面包一发和二发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原因就在于此,酵母粉不会一下就产生大量的气体,而是缓慢的释放,比较均匀。
两者是否能替代使用呢?
两者的效果其实是不太一样的,大多数情况下,做面包、包子、馒头这一类的面点,都会使用酵母粉,而做饼干、蛋糕一类的就会使用泡打粉。
面包一类的面点,还是建议使用酵母蓬发更好:泡打粉是化学膨松剂,速度很快,所以也不均匀,当我们用它做面包的时候,得到的面包内部组织是不均匀的,会有一些不均匀分布的大气孔,但是大气孔之间的还是比较实的面疙瘩,并没有使用酵母粉来的那么均匀。
超市里售卖的一些自发粉,其实就是普通面粉添加了适量的泡打粉而已,不需要醒面,不需要等待太久,和面之后就能上锅蒸。但是这样的包子馒头其实并不是太好吃,没有自己添加酵母来的喧软可口。
饼干、蛋糕一类,还是建议使用泡打粉进行制作:刚刚也提到了,酵母粉产生气体需要一定的温度(30度-35度),曲奇饼干中大多数都会添加打发的黄油,而黄油在这个温度下会融化的,饼干会不成形。而蛋糕类的如果是打发了蛋白或者全蛋打发,酵母产生气体需要时间,而这个时间足以让打发的蛋白或全蛋消泡(打发蛋白或者全蛋的,其实并不需要额外再添加蓬松剂,蛋糕一样可以蓬发)。只有在一些不需要打发黄油、蛋白、全蛋的蛋糕制作中可以使用酵母来替代泡打粉,但是还需要考虑面糊的湿度等等因素,而且制作时间也很长,其实是不太建议使用酵母粉的。
一些外面售卖的包子馒头其实两种都在一起用,互相弥补了不足之处,家用的话我们就不必了。
总结
最后做个小总结:泡打粉和酵母粉虽然都是属于“蓬松剂”,但是两者的蓬发原理、成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使用上也有不同的方法和场景。
在制作面包、包子、馒头一类的面食推荐使用酵母粉,制作饼干、蛋糕一类推荐使用泡打粉,两者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替换使用或者一起使用,但是还是建议大家“专物专用”比较好,而且如果自家吃的话,就更没有必要一起使用啦~单一的完全可以达到效果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