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判断“湿气重”呢?湿气重的七处表现你有吗?
1.头部:
如果身体湿气重,会出现头部昏沉,头昏脑涨,就像感觉很沉重,十分不舒服。
2.舌头
舌苔厚腻是湿病的经典表现,它常在机体还没有表现出突出病态态势时就有所表现。
早上起来刷牙后,观察自己的舌苔是否出现厚苔并且滑腻,如果是,则为湿气重。
3.皮肤
湿气重的人,皮肤会感到痒痒的,像有蚤子在身体爬动一般难受,用手去抓痒,有红色凸起,像被蚊子叮一样。
不过持续比较短的时间就会消失。
4.关节
当湿邪伤及到关节时,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
5.大小便
湿气重的人,会有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症状。
如果大便成形,湿气重会使大便黏腻,很难冲干净厕所,也需要多几张手纸才擦干净。
6.精神状态
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有头昏脑涨之感,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7.胃口
湿气重的人,胃口会受到影响,不想吃东西,食欲不好,出现胸闷腹胀,饭量少,还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知道了“湿气重”,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点什么?
1.勤运动
湿气重的人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排出湿气。
跑步、游泳、瑜伽、太极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加速血液循环。
2.多吃清淡食物
凉性、生冷的蔬果,容易造成肠胃不适,而酒、牛奶、肉类不易消化。
所以,湿气阶段,多吃清淡的食物为好。也可以多吃薏仁、莲藕、白萝卜、绿豆等帮助身体祛湿的食物。
3.多做深呼吸
深呼吸既能更多地吸进细胞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又能有效地呼出二氧化碳。
经常练习深呼吸有利于调整我们的肺功能,也有利于湿气的排出。
4.避开环境中的湿气
生活环境对于湿气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等。
5.经常按摩腿部
特别是涌泉穴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能让你的气血运行起来。
你也可以把整个腿部都做一个按摩。
6.按时睡觉
我们的身体在睡觉的时候会自己调整,晚上12点左右身体的机能会把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肾脏和呼吸排出。所以,不要熬夜,你的身体湿气重的情况就会减轻。

大多数人都喜欢食疗,来唠!食疗来调理!
1.茯苓茅根煲猪瘦肉
食材
鲜土茯苓适量、白茅根80克、红枣10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
将各物分别洗净。土茯苓切块;茅根切段;红枣去核。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
祛湿除困、清热解毒。

2.四花炖瘦肉
食材
鸡蛋花8朵,木棉花半朵,金银花5g,槐花5g,薏米10g,蜜枣2粒,瘦肉150g,水300ml
做法
隔水慢炖3小时以上即可。
功效
清热解毒,祛湿安神,消积化滞!适合节日肠胃调理,下雨天预防感冒。

3.山药茨实薏米汤
食材
怀山药15克,茨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
做法
先用水浸泡怀山药,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茨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
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4.绵茵陈煲鲫鱼汤
食材
绵茵陈30克、蜜枣2个、鲫鱼1条、生姜3片(2-3人量)
做法
先将绵茵陈、清洗后浸泡片刻;鲫鱼去腮、去内脏、刮鳞、刮去腹腔内黑膜后洗净,放至锅里加少量油略煎至两面鱼身金黄色;将全部材料放入汤煲内加水,武火煲10~15分钟后改文火煲1小时左右,调入适量食盐调味,饮汤吃鱼肉。
功效
具有祛湿、养肝健脾的作用。适合湿气重、易疲劳,肝火旺盛的人食用。

5.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食材
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鱼2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
首先将赤小豆洗净,冬瓜洗净,连皮切,生鱼洗净,宰净去鳞、内脏,慢火煎至微黄;然后将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用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供3—4人用。
功效
赤小豆是广东民间常用的煲汤料之一,有健脾去湿,消肿解毒的作用,而生鱼能补脾利水。

6.苡仁冬瓜鸭肉汤
材料
苡仁30克,芡实20克,陈皮6克,鸭肉、连皮冬瓜各250克,生姜、精盐、胡椒粉、植物油适量。
做法
将苡仁、芡实、陈皮加适量清水浸半小时备用。将鸭肉去皮去脂肪洗净,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切成块状,与生姜一起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略炒,然后加入苡仁、芡实、陈皮、精盐、胡椒粉,加适量水煮汤,煮约45分钟后加入连皮冬瓜再煮15分钟即可。
功效
健脾去湿,利水消肿,理气化痰。

7.四季炖瘦肉水
食材
新鲜猪后腿肉200g,淮山芡实粉40g,桂圆肉3粒,杞子10粒,鸡蛋一只,水300ml。
做法
将猪腿肉剁茸与淮山芡实粉、鸡蛋拌匀,放入炖盅内加入冻水、杞子、桂圆肉,隔水炖足4小时即可。
功效
汤清无油,清香清雅,可健脾益胃,安抚五脏,提供免疫力。适合老人家及小朋友、体虚多病人士长期调理。

8.淮山薏仁瘦肉汤
材料
白茯苓8克,薏仁10克,扁豆10克,淮山10克,大枣10克,猪瘦肉100克
做法
猪瘦肉切块,其他材料洗净一起放入煲内,加入400毫升清水,大火煲滚后,小火煲9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白茯苓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薏仁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的作用,扁豆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的功效。淮山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的作用。此汤具有较好的健脾祛湿作用,尤其适合过敏性体质、湿气较重的人饮用。

9.鸡骨草炖猪横脷
食材
鸡骨草、猪横脷、瘦肉、薏米、大花豆
做法
隔水慢炖3小时以上即可。
功效
清热健脾、祛湿解毒。

10.香草南瓜眉豆忌廉汤
食材
南瓜200g,眉豆50g,云苓15g,炒扁豆10g,干牛至香草3g,洋葱丝50g,白葡萄酒1汤匙,水1Ll,橄榄油2汤匙,淡忌廉(奶油)100ml
做法
先将眉豆、炒扁豆、云苓用水浸泡半日备用。橄榄油炒香洋葱丝,加入南瓜及香草炒香喷入白葡萄酒,加入药材及水滚开,慢火熬煮45分钟,放入搅拌机搅拌,加入淡奶油煮开即可。
功效
健脾益胃,祛湿渗湿,美容护肤
中西相融造就美味可口时令的素养之品!

11.薏米红豆粥
食材
薏米、红豆、大米
做法
将其熬成粥即可。
功效
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12.小米粥
食材
用小米50g,水1L,淮山芡实粉60g
做法
电饭煲熬煮半小时即可。
功效
小米可以健脾胃,补虚益气,益丹田暖中,也可清热解渴、祛湿安神,适合内热及脾胃虚弱者。

13.腐竹银杏薏米糖水
食材
鲜腐竹200g、带壳白果10粒、薏米100g、淮山芡实粉30g、冰糖少许、水1L
做法
白果放入锅中慢火煨炒8分钟,敲开壳取肉。除冰糖外将所有材料放入水中慢火煲40分钟至腐竹烂溶,汤水浓稠,加入冰糖隔水炖15分钟即可。
功效
敛肺气定喘,缩小便,补气养心、益肾滋阴,祛湿开悦。

end!
敬请大家转阅,让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