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就是要防晒,搞清楚为什么要防晒?防的什么?怎么防?在内心培养防晒意识:

过去人们认为,太阳紫外线照射皮肤能消毒杀菌,使皮肤中产生维生素D,有益于健康,皮肤被晒黑被誉为“健康美”,如同香港某明星一样~但同时需要注意,不适度的日晒是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同时促进大量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无论什么产品,只要不防晒,都会变成“小黑娃”,因为黑色素保护皮肤还是很卖力的~。
防晒一般指的就是防止各种波长的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主要针对UVA和UVB两种,UVA是长波紫外线,穿透能力较强,可以穿透玻璃和深入真皮层,产生很多光生物学效应,如:引起即时红斑、产生即时黑色素,沉积黑化和新的黑色素形成;UVB是中波紫外线,主要抑制DNA、蛋白质合成和有丝分裂的形成,伤害皮肤,诱发即时或滞后的红斑响应。 一般来讲,防晒的手段就是物理性光防护,包括护肤品、衣物、帽子、墨镜等:
---合理搭配装备:特别是在夏季,佩戴遮阳伞、墨镜、穿着浅色的服饰等;
---避开紫外线的最强时段:一般为10点至14点区间;
---科学涂抹防晒霜:防需多层足量涂抹、需细致,全面,均匀涂抹、需定时补涂(特别要注意,不是涂一次就行了~)。
---在购买防晒产品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关键词: SPF:隔离中波紫外线UVB的能力,表明防晒产品防晒性能高低,SPF后面带一个数字,该数字代表使用防晒产品后,未经保护的皮肤防晒时间延长的倍数。例如:SPF15,未经保护的皮肤防晒时间为20,那么就是20X15=300分钟的保护时间,即300分钟后,皮肤才会出现灼伤现象。 PA:是防护长波紫外线UVA的能力,表明防晒黑的效果,+代表非常有效,+号越多,代表产品防晒黑的能力越强,例如:PA+,PA++等。
第二、就是搞明白“美白”不是单一的存在,是与其它概念息息相关的,比如:抗衰、调节油脂分泌、免疫力、抗糖去黄等相关:

---抗衰老:衰老能导致肤色不均,有些时候视觉上的黑,不是仅仅是来自于黑色素,因为皮肤表面平整细腻,反射光强,皮肤亮度就高,反之,皮肤表面灰暗、粗糙,被皮肤吸收的光就高,亮度就低,皮肤中黑色素是吸收光的主要因素,黑色素含量越高,则皮肤越晦暗,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可以提高皮肤亮度,所以需要有针对性的使用紧致、抗氧、抗衰系列产品去抗衰祛皱,辅助提亮;
---调节油脂分泌:肤色不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油脂分泌分布不均匀,油脂旺盛的区域毛孔粗大、易产生粉刺、黑头,从视觉上看来皮肤暗沉,因此需做好控油及补水;
---皮肤免疫系统异常,可产生多种皮肤病,皮肤病愈后产生留下色素沉着等症状;
---避免摄入过多的糖,使皮肤变黄。
第三、根据自身肤质情况,订制专属的“美白”方案:
---肤色不均型,美白需分区即肤色不均的区域,需要采用不同强度的美白,如果所有不同肤色的区域都选择相同的美白强度,那么最终还是会存在明显的色差,对于单纯由色素沉积深浅而引起的肤色不均问题,可在肤色较暗的区域相对增大美白强度进行改善。
---肤色暗黄型,一般除了选择合适的美白相关护肤品外,还需聪面部清洁、保湿补水、定期去角质、生活习惯(少上网、少喝酒、保证睡眠、心态压力等)、食疗(红枣、山楂、红痘)、不化浓妆或少化妆等方面入手。
第四、掌握美白节奏,注意“美白”方法:
---日间美白,需防护。日间外部环境复杂,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会遭遇诸如:空气污染、紫外线照射、自由基等使皮肤暗沉的因素,因此抵御紫外线、抗氧化以及其它外在物质的侵袭,为皮肤的首要任务。一般日间美白顺序为:洁面、涂抹护肤品、涂防晒产品,这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抵御紫外线,防止晒黑,对于皮肤美白造成的巨大损伤;
---夜间美白,需修护。夜间较日间而言,皮肤受到外部环境危害相对减少,特别在洗完澡后,皮肤处于一个较为放松、吸收力佳的状态,因此夜晚美白目的是为了修护日间皮肤带来的损伤,进行深度滋养,从而促使皮肤更好的进行新陈代谢,如加速黑色素代谢、角质更新以及胶原蛋白增生,以恢复皮肤健康态,达到美白效果。夜间一般使用面膜、夜间精华、面霜为主,其顺序为洁面、面霜、敷面膜。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美白产品的时候,最好使用同一套系的美白产品,因为每个品牌的美白侧重点不同,即抑制黑色素的方式不同,有的作用于黑色素合成前干涉黑色素形成,有的作用于黑色素合成后抑制其活性,防止转移,还有的多点抑制,换句话说就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体系去美白,会更有效。
第五、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脑海里储备一些,最常用且通用性比较广的美白、抗衰、抗氧等成分,选择护肤品的时候才有余地,例如:有些成分具有刺激性,每个人的耐受度不同,最后皮肤的反馈也不同,因此进阶的话,还需了解其产品的浓度,总之一句话,了解成分,精准护肤。
常见的美白成分:烟酰胺、维C、苯乙基间苯二酚(377,有刺激)、白藜芦醇、阿魏酸、曲酸等;
常见的抗衰老成分: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视黄醇及衍生物、多肽(如:棕榈酰五肽-4)、多糖(如:β-葡聚糖)、海藻类提取物等;
常见的抗氧成分:四氢姜黄素、姜根提取物、视黄醇、肌肽、虾青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