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论分析,用事实说话。~~
分析肉类食材焯水后过凉水的作用
在许多美食制作的过程中,许多大厨都会先将肉类食材焯水。
在焯水的过程中,水面会浮起许多浮沫,黑乎乎的样子,看着令人感觉不舒服。于是,大家都会产生同样的想法:看看吧,焯水把肉里面的脏东西都煮出来了。
曾经听过很多朋友在谈论美食制作的问题时,大家都一致认为:肉类食材经过焯水以后,能够去除嘌呤。各种各样的想法,不知到底应不应该相信。
相不相信都好,我们先来看看肉类焯水的做法,具体地来分析一下:
①肉类冷水下锅焯水过程中的变化:
肉类食材冷水下锅以后,锅中的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白,继而慢慢地出现浮沫。
下面的一组图片,是老郑在家里煲莲藕汤的图片,里面放了猪骨头,正好可以用来模拟肉类冷水下锅焯水的全过程。
在煲汤的过程中,汤水颜色逐渐变白,浮沫漂浮到水面,随着汤水逐渐接近沸腾状态时,浮沫越来越多。
其实,肉类冷水下锅焯水的变化过程,也是一样的。
②肉类焯水后用凉水冲洗的作用:
带着这个问题,老郑特意请教了在饭店里厨房掌厨多年的老兄,一起探讨了这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需要焯水的肉类,大多数都是带皮的肉类。而且在焯水以后,这些肉类食材,都还要经过一个焖煮的过程。比如:焖羊肉、焖驴腩、焖兔肉、焖猪脚和以前常做的焖竹鼠等等。
完成焯水操作的肉类,不捞血沫直接捞出锅冲凉水,从口味上来说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从看相上来说,就会直接影响食欲。
为什么不能在焯水的过程中,不捞血沫直接从锅中把食材捞出?
因为,如果不把血沫撇净,食材从锅里捞出的时候,血沫就会直接粘在食材上面。而肉类食材又肥瘦相间,肥的部分会更加容易粘上血沫,很难清洗。经过这样焯水的食材,不但影响看相,还会影响食欲和口感。
焯水以后,用凉水冲洗,并不是为了把肉类的血沫冲洗干净,焯水也不是为了去除腥味。肉类焯水以后再用凉水冲洗的目的,是为了使肉类的皮,经过煲煮以后,在突然受到凉水刺激的作用下,快速收缩而达到一个紧致的效果。
③肉类的皮收缩紧致有什么用?
我们可以在家里做一个非常简单的试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买一只猪脚,用作两次来煲汤,可以做猪脚煲西洋菜汤、猪脚煲菜干汤等等。在煲汤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用同一只猪脚,两次不同的做法,煲同一样的汤来做出比较。
第一次煲汤试验:取猪脚半只,洗净、斩块后进行焯水,然后用凉水冲洗,再用来煲汤。
第二次煲汤试验:取猪脚半只,洗净、斩块后不焯水,直接放到锅里,加入其他食材后一起直接煲煮。
两种不一样的做法,我们可以得到两种不一样的效果:
第一种做法:猪脚的皮会比较Q弹,肉质会比较硬一些。
第二种做法:猪脚的皮会比较软烂,肉质会很绵滑软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的结论:肉类食材焯水以后再用凉水冲洗,其作用就是为了使肉类的皮,在后期加工制作的过程中,不会太容易变的软烂,以保留其Q弹的口感。
焯水到底能不能去除腥味(膻味)?
大家都说焯水能够去除肉类的腥味(膻味),我们可以再以实验来说明。
①以炖鸡汤来分析
炖鸡汤,是广东人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广东人做炖鸡汤的时候,有很多朋友都喜欢用炖盅来炖鸡汤。
鸡汤在炖盅里面的变化,老郑曾经做过细致的观察比对:炖汤之前,鸡肉不进行焯水,直接放到炖盅里面,加入配料和冷水后下锅炖煮。在炖汤过程中,汤的变化过程是十分微妙的。
炖了2个小时的汤,腥味重、汤水混浊;炖了3个小时的汤,汤水开始清澈,但还是略有腥味;炖了3个半小时的汤,汤水清澈、腥味消失,但是汤水的滋味仍然不足。只有炖足了4个小时以上的炖汤,火候才刚刚好。
由此可见:鸡汤的腥味,在炖煮的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腥味是可以自然消失而转化成为香味的。
②以煲鸡汤来分析
同样是以没有焯水的鸡肉,直接下锅煲煮,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前几天,老郑接待客人,在海拔800多米的山上吃午饭。接待客人的饭店,是一家农庄:“大北山民宿”。
中午的主菜,是土鸡火锅,也是老郑吃土鸡最喜欢的做法之一。以火锅的做法,来烫煮鸡肉和鸡皮,汤底是香菇和鸡骨架。
整个制作过程非常简单:新鲜宰杀的土鸡,起出鸡肉和鸡皮,分别切好后以极少量的油盐和生粉腌制。以清水和香菇、姜片作煲底,水开后下入鸡骨架煲煮片刻,然后倒入切好的鸡肉、鸡皮、鸡杂和鸡血,继续煲煮几分钟即可。
这个吃法也可以验证腥味的问题:
鸡骨下锅煲煮片刻后再加入鸡肉、鸡皮、鸡杂和鸡血,全程开盖煲煮。当锅中的汤水刚刚开始沸腾的时候,汤水不但味道淡薄,而且还带有腥味。
由于化整为零的缘故,切好的鸡肉很快出味,在继续煲煮了几分钟以后,汤水就变得清甜了,腥味已经开始消失了。当锅中的汤水继续煲煮10分钟以上的时候,只有鸡汤的甜味,没有腥味。
由此可见:腥味会随着煲煮时间的延长而自然消失,从而转化成为香味。
③其他肉类食材是否也是一样
前面说了鸡肉,现在来说说其他肉类。各种需要长时间焖煮的家畜的肉类,其变化过程又会怎样呢?
家畜类的肉类
我们先来说说猪脚:大家都知道,猪脚的腥味特别重,那么猪脚在煲煮的过程中,又会怎样变化呢?
老郑是潮汕人,家里偶尔也会做一下卤猪脚。在做卤猪脚的时候,也曾经试过先把猪脚焯水。
焯过水的猪脚,用来卤制的话,跟前面说的一样:焯水后过凉水,猪皮遇冷收缩,经过卤制以后,成菜的口感跟没有焯水的口感不一样。
焯水后过凉水的猪脚,卤好以后,猪皮Q弹带有韧性,肉质比较紧致。没有焯水直接卤制的猪脚,皮会比较绵软,肉质却比较滑嫩。
焯水卤制的猪脚和没有焯水卤制的猪脚,有这样的区别,那么其他肉类呢?
羊肉也是一样的,以广东一些地方的做法来煲煮,同样存在这种区别,焯水后过凉水,可以增加羊皮的韧性,吃起来的口感更爽一些,也减少了油腻的口感。美中不足之处,就是肉质口感不如没有焯水的羊肉那么滑嫩。
水产类的肉类
水产品焯水,跟家畜类的肉类焯水就不一样了。
一般情况下,水产品焯水,主要是为了定型,比如:鲜鱿鱼、海参等等。水产品经过焯水,不但可以使其定型,而且还能够去除其表面的粘液(比如一些贝壳类的水产,焯水可以去除粘液,利于下一步烹饪制作)。
虽然说水产品的血,腥味比较大,但是焯水的过程,并不能把水产品的血液逼出来。鱼类等的水产品,主要是通过放血来去除血液的残留,以不同的烹饪方法来去除腥味,祛腥并非焯水的功劳。
由此可见:焯水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去除肉类的腥味,而是为了使家畜类食材的皮,保持Q弹的口感,使水产品去除粘液和定型的作用。
结语:
关于焯水的问题,一直以来都被冠以祛腥的作用,也许其实并非如此。通过试验比对,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焯水的作用比祛腥还更重要。
肉类的腥味,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处理解决。而保持肉类皮的弹性、韧性,通过焯水以后再过凉水的方式,确实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