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脾虚的养生注意事项

更新于:2021-12-07 07:39:39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 对于脾虚之证,在中医门诊就诊率是最高的病症,谚语说:“十人九胃病”也不为过。脾胃是我们身体气血的来源,对健康尤为重要,怎么调补脾虚呢?与朋友们浅谈如下。 一、对于脾虚的重

对于脾虚之证,在中医门诊就诊率是最高的病症,谚语说:“十人九胃病”也不为过。脾胃是我们身体气血的来源,对健康尤为重要,怎么调补脾虚呢?与朋友们浅谈如下。

一、对于脾虚的重要文献记载:

中医上讲“湿困脾阳”,湿气重浊,湿性黏滞,脾运化水湿,湿气过重,脾运化不过来,就会耗伤脾气,日久脾气脾阳虚衰,脾运化水谷及运化水湿功能下降,反过来内生湿气会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临床表现:不思饮食,腹胀腹泻,食后腹胀,食物不化。 调理:芳香醒脾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中药选择:藿香、砂仁、佩兰、香薷、肉豆蔻等都有芳香醒脾作用,在临床辨证的基础上可以加减运用。

2、渗湿健脾:

在临证中,对于脾虚湿盛,可用淡渗利湿之法,减少湿气与浮肿。

主症:眼睑浮肿,遍身浮肿,双下肢浮肿,胸水、胸腔积液,腹胀腹泻,大便粘马桶。 调理:渗湿健脾 方药:四妙丸加五皮饮加减可加减中药:薏苡仁、莲子、芡实、淡豆豉、泽泻、车前子等淡渗利湿,在临床辨证的基础上可以加减运用。

3、理气健脾:

在临床当中,对于脾虚可以理气健脾,恢复脾气升,胃气降,升降司施,脾胃功能才能恢复。

主症:脘腹胀满、纳呆,攻撑作胀,嗳气频作,呃逆不止,时有呕吐。 调理: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药:逍遥散加减 可加减中药:木香、厚朴、枳实、瓜蒌、柴胡、香附、青皮、乌药等,疏肝理气,在临床辨证的基础上可以加减运用。

4、温阳健脾:

在临床当中,往往脾气虚日久会引起脾阳虚,出现脘腹冷痛等症状,需要温阳健脾,恢复脾的功能。

主症:脘腹冷痛,得温痛减,四肢发凉,胃脘胀满,食后腹胀等。 调理:温阳健脾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可加减中药:肉桂、桂枝、肉豆蔻、补骨脂、杜仲、菟丝子、肉苁蓉等温阳健脾,在临床辨证的基础上可以加减运用。

六、脾虚的养生注意事项:

1、注意不良嗜好饮食:不要过食辛辣生凉,酗酒,以免内生火热,或寒邪直中伤脾阳,都损伤脾胃。

2、按时规律饮食:定时定餐定量,不要饥一顿饱一顿,少吃零食,不然脾胃得不到休息,耗伤脾气,日久脾虚。 3、保持心情舒畅:尽量别生气,肝郁气滞横犯脾胃,引起脾虚。尽量少思虑,思虑伤脾,耗损脾气,日久脾虚。 4、积极锻炼身体:运动主升阳,脾主四肢,运动四肢强壮,脾气自然健旺。 5、积极治疗脾胃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脾胃病及时治疗,以免暗耗脾气,日久脾虚。 6、食疗:可以用薏苡仁、莲子、大枣、山药、芡实等煲粥健脾祛湿。

以上对于脾虚的病因病机,主要症状,调理与养生,以及临床经验作以浅谈,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祝愿朋友们脾胃杠杠好,身体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