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光皮”为什么过去没人要

更新于:2021-12-22 15:18:13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屎光皮”成为香饽饽,实际上是价值的转变,从食用价值转变成了观赏价值。“屎光皮”究竟是什么鱼?“屎光皮”学名鳑鲏,属于鲤科、鳑鲏亚科。我国有5属12种。乡下的俗名叫做彩圆

“屎光皮”成为香饽饽,实际上是价值的转变,从食用价值转变成了观赏价值。

“屎光皮”究竟是什么鱼?

“屎光皮”学名鳑鲏,属于鲤科、鳑鲏亚科。我国有5属12种。乡下的俗名叫做彩圆儿、苦瘪屎、四方镜等名字。

这个鱼个头较小,体型扁宽,像个平形四边形,喜欢群游,一般体长3-8CM,生活在湖泊和溪流之中。偶尔也有个头大的,据说有人钓到体长18CM的。

别看这个鱼个头小,可是正宗的“土著”,是中国的原生鱼之一。但正式的名字是1832年被一个叫Agassiz的外国人取的。

“屎光皮”为什么过去没人要?

主要是食用价值不高。中国80年代以前,这个鱼到处都是,但是特别不招人待见。主要是这鱼不好吃。煮汤吧,不如鲫鱼白;吃肉吧,肉少刺多;油炸吧,费油还有点苦。

正因为如此,垂钓的价值也不高。钓鱼的人也不喜欢,这鱼头小,估计脑子也不好使,一见到鱼铒就拼命的啃,常常是饵都啃完了,也不见大鱼上钩。

另外,鳑鲏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滇南本草》:煮食(鳑鲏)令人下元有益。添精补髓,补三焦之火。但实在是这个鱼得来太容易了,大家根本没当回事儿。

故在80年代,这个鱼在家村被捞来做鸡鸭的饲料。

“屎光皮”为什么突然就变香了?

主要是价值发生了转变。

说到鱼,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吃,但是90年代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开始追求视觉的美丽。家里有个鱼缸,成了很多家庭的标配。

人们开始饲养一些视觉漂亮的鱼儿用来观赏。大型的马来西亚龙鱼、泰国虎鱼价格一路走高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品种的小型鱼类,比如孔雀鱼、灯鱼、剑鱼等。

在我们大量引进外来鱼种的时候,我们惊喜的发现,我们身边不受待见的“屎光皮”居然如此美丽,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外来鱼种。更关键的是,作为原生鱼种,更能适应我们的养殖环境。

实际上,在我们在嫌弃鳑鲏鱼不好吃的60年代,鳑鲏鱼作为一种小型观赏鱼在日本已经开始走红,据说日本天皇曾派专人来中国寻找这种鱼。

但那时候的中国,还在努力喂饱肚子,根本顾不上中看不中吃的屎光皮。

鱼友们尝试着将“屎光皮”放入鱼缸,配合造景,打造原生溪流缸、水草缸,游动的鳑鲏鱼像一群美丽的蝴蝶。

但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我们不无惋惜的发现,这种鱼儿已经不多见了。

故而价格越来趆高,以前论斤都没人要的鳑鲏鱼,某宝已卖到了七八元一只了。

化蝶--鳑鲏鱼的华丽的变身之路。

但鳑鲏鱼并不是生来就这样美丽的,从一只灰白的屎光皮,到满身灿烂的水中蝴蝶,鳑鲏鱼需要经历发色变身之路。

野生的鳑鲏皮,体色会发育成接近自然环境的颜色以保护自己,所以野外环境的鳑鲏鱼常常是灰白的。(发色前)

鱼友利用这一特性,在鱼缸的养殖环境中,布置绿色的水草、红色的底砂,再配合合适的光照、温度、水质,鳑鲏鱼的体色很快就会发生改变,变成适应环竟的红色、绿色等五彩缤纷的体色。(发色后)

从不起眼的屎光皮,到鱼友的爱宠,是食用价值到观赏价值转变。相当于西施綄沙时,人们可能会嫌弃她洗不干净,但给她一个好的环境,一个合适的舞台,她便会惊艳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