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对于大多数的朋友应该都不会太陌生,只要去过医院,做过体检,都会有测量血压这个步骤,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好多朋友可能会天天必测。
从箱子中掏出珍藏版的血压计,绑上袖带,轻轻按下按钮,十几秒后,屏幕上便显示出两个数值,一个稍大,一个稍小,很多朋友往往都只会盯着大的那一个,也就是高压。一旦高压低于140,便十分高兴的将“珍宝”收起,就像考了好成绩孩子一般,奔走相告,一天的心情都会很好......
既然是两个数值,那么这两个数值有什么意义呢?哪一个更重要呢?
为什么会有高压和低压之分呢?
(1)什么叫做血压?血液在血管中安分的流淌,同时也会对血管壁造成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简单点呢,也可以理解成自行车轮胎里面打的气儿对车胎的压力(如果没有这个压力,不是漏气了,就是爆胎了)。
(2)两个数值是如何来的呢?这个时候真的是要夸奖一下咱们的这个心脏,我们累了,可以坐下来歇歇脚,困了,躺下睡一觉,但是我们的心脏却一直任劳任怨的干活,也没有说,累了,休息一下,都在不停地跳动!
心脏收缩的时候,把血液送到动脉里面,动脉里面血液多了,压力自然高了,这就是收缩压;心脏舒张的时候停止向动脉里面输送血液和,而动脉里的血液呢,又会通过静脉回流,这时候动脉里面血液减少了,压力自然就低了,这就是舒张压。而且这两个数值还相差比较大,通常有40毫米汞柱左右,所以不得不把这两个数值分开写。

高压升高的危害!
慢性(长期)损害:高压升高,也就意味着血液对血管的压力和刺激在加大,这种刺激可不是一天两天的,每一次心脏跳动(收缩)便是对血管的一次刺激,如果一个人心跳是每分钟70下,一天24小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刺激也就是70*60*24=100800下,那一个月呢,一年呢?
这就好比一辆跑长途的汽车,每天的恶劣环境,天天冰雹天气,肯定比风和日丽的天气坏的快呀!
同理,长期的高血压也会对身体器官造成损害,心,脑,肾等。
急性损害:对于血压急剧的升高,比如说180、甚至220毫米汞柱,在本身就有心脏、脑、肾脏、血管等疾病的基础上,出现高血压急症,比如脑出血、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等,这些都是会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疾病。

低压升高的危害!
重点来了,大多数朋友在量血压的时候更注重高压而忽视低压,也别说,低压单纯升高的案例相对较少,大多数朋友对此也比较模糊。
造成低压升高的原因是外周小动脉阻力增加,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解除外周小动脉的阻力,需要多种方式“协同作战”。
1、减肥: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的原因中,最常见的就是肥胖。身体多余的脂肪会压迫小动脉,造成血流的阻力增加。对于肥胖型的高血压患者,减肥是最根本的治疗手段。体重每减轻5公斤,最多可以使低压降低3~4mmHg。
2、心理减压:不良情绪会造成交感神经紧张,使收缩血管激素释放增加,造成外周小动脉收缩。所以对于工作、生活压力大,情绪敏感型的患者,进行心理减压就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3、限盐:盐中的钠离子是诱发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人均摄入盐量为每天12克,而想控制好血压,就要把每天的盐量限制在3~6克之间。不仅要减少每天的烹饪用盐,还要注意含钠饮料、零食、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严格控盐,最多可以使低压下降2.6mmHg左右。
4、戒酒和戒烟:酒精是引起血压升高的直接因素,可以说喝酒越多,血压越高。建议低压高的人最好做到“滴酒不沾”,最多可以使低压下降2mmHg左右。吸烟不会使血压上升,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甚于高血压,所以吸烟者一定要戒烟。
5、运动:人体在运动时,为了给肌肉供血,心脏会提升收缩力并加快心率,而小动脉则会扩张,表现为高压上升,低压下降。所以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最多可以使低压降低5mmHg左右。
总之,人体的血压有两个值,标准血压低于140/90(中老年人),低压、高压升高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降压很关键!
你学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