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的特征有哪些 大暑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1、大暑气候特征:高温湿热、雷暴频繁。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农作物成长。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雨天气横行的节气。
2、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地区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在江南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在这炎热时节,滴雨似黄金。
3、在北方内陆地区夏季干燥酷热,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两月。约从大暑节气开始,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时段。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大暑节气的特点是阳光猛烈,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潮湿多雨,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大暑节气的风俗有送大暑船、晒伏姜、喝伏茶、烧伏香、过大暑、吃凤梨、喝暑羊、斗蟋蟀、吃仙草等。
1、送大暑船:送大暑船这个习俗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好多渔村都有这个习俗,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送大暑船时还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2、晒伏姜: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3、喝伏茶: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伏茶的习俗,伏茶,是三伏天喝的茶,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4、烧伏香: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5、过大暑:莆田人在大暑那天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6、吃凤梨:台湾有民谚:大暑吃凤梨,是说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7、喝暑羊:华北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也就是喝羊肉汤的习俗。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要好好休息一下了,这时全家会聚在一起,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8、斗蟋蟀:大暑时节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时节,人们有茶余饭后斗蟋蟀取乐的风俗。
9、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有在大暑吃仙草的习俗。
大暑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大暑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大暑节气是在一年四季的夏季,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整个夏季最热的时期,这个阶段农作物生长较快,但也有一部分出现旱、涝等灾害,大暑期间昼夜时差较大,白天时间通常为13个小时,夜间则是11个小时,非常的适合晚睡早起。
当到了大暑节气的时候最大的特点是高温酷热、潮湿多雨。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时间是每年公历的7月22日-24日,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大暑时节,应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外出,不进行户外体育锻炼,运动量不宜过大,应经常开窗通风,预防中暑,多吃具有清热解暑作用的蔬菜、水果,这样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很有帮助。
大暑的传统食物
1、喝老冬瓜鲜荷叶汤
我国的广东地区每逢大暑当日或暑热天气,几乎家家户户都煲消暑汤。老冬瓜鲜荷叶解暑汤是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饮食汤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鲜荷叶和赤小豆组成。
大暑吃什么好 大暑时节最该吃的食物有哪些
2、吃面条
大暑到,临沂城乡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汤)或者吃面条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嫁出去的闺女和结了婚的儿子都要回父母家,杀上一只羊,做上一锅凉面条,全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喝羊汤,吃面条,热热闹闹过大暑,寓意着以后可以团团圆圆,美好和谐。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什么意思:最炎热时期到来
一般来说,在最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明显较多;而在最高气温达37℃以上的酷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大,更叫人感到闷热难当。虽然让人感到不适,但是对农作物来说,却十分有利,就有了一句农事 谚语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
大暑节气的天气状况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大暑是什么意思:小大者,就极热当中,分成大小
古文记载“六月中,解见 小暑 ”、“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当中,分成大小,初后为小,望(农历每月十五)后为大也。”因而,许多的古语中对大暑节气常有过叙述。
中国古时候将大暑分成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间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二种,陆生的莹火虫生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因而古代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为的;第二候是说气候开始看起来炎热,土地也很湿冷;第三候是说常常有大的雷雨就会出现,这暴雨使暑湿变弱,气候开始向 立秋 过度。
大暑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相关 文章 :
★ 关于24节气大暑的气候特点
★ 大暑的特点和节气文化
★ 大暑节气的习俗及气候特点
★ 大暑气候特征
★ 2019大暑节气与天气气候特点
★ 2019大暑节气天气特点,各地区气候情况
★ 大暑的含义是什么以及特点介绍
★ 大暑节气的风俗介绍
★ 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