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鱼片使用大概1克到2克为宜。
味精是一种调味品,也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学名为钠,是构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钠盐。目前使用的味精大多是从淀粉中提取的。谷氨酸钠对人无害,所以无需禁止食用。味精添加在食品、蔬菜、汤汁中使味道鲜美可口。
有些人在使用味精时还是有不当之处,例如食物中放味精过量,烹调时过早加味精,味精加在酸性或碱性食物中,油炸食物中放味精等。为了正确地使用味精,应注意以下几点:
食品中加味精要适量。一般以3%以下为宜,加入量太多起不到调味和营养的作用,反而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昧.炒菜时也不宜放得太多,否则会抑制鸡,肉、鱼、虾等食物本身的鲜味。
摄取的味精量也不宜过多。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味精的摄入量,为每人每日120毫克/千克体重,即150千克体重的人每日可食用味精5克--6克。
味精与鸡精的区别:
1、作用不同
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鸡精带有鸡肉的鲜味,用来增加人们的食欲。
2、成分不同
味精是以小麦、大豆等含蛋白质较多的原料经水解或以淀粉为原料,经发酵法加工而成的一种粉末状或结晶状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还含少量食盐、水分、脂肪、糖、铁、磷等物质。
鸡精主要由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食用盐、鸡肉、鸡骨粉或浓缩抽提物为基本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精经混合、制粒、干燥而成的一种复合调味料。
扩展资料:
不宜添加味精的情况:
1、不宜放在过碱或过酸的汤菜中。味精在碱性汤液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一种不良气味;在酸性汤液中溶解度小,味精会失效。
2、不宜过量食用。用量过多(每天食用5克以上),会出现背部及上肢麻木、周身酸软等不良反应。
3、不宜在炝锅时放入。在高温下味精会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是一种有毒物质。同样道理也不可长时间炖煮。
4、不宜调入鱼、虾、哈蜊等食物中。
5、不宜加入炒蛋中。因鸡蛋本身就含有许多氨基酸,正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这下大家都清楚了吧?其实无论我们是吃鸡精还是味精在正常使用的时候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它们除了颜色、味道、形状这些方面有区别之外其他地方也没有任何的区别,根本不像传言中说的那么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