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为中医所说的“六气”之一,侵袭人体影响健康,就化为“湿邪”。
中医理论认为,湿为阴邪,性重浊、黏滞,能够阻遏人体气机的升降和出入,在人体的上、中、下部都可以表现出来。
在人体的上部,可以表现为总是感觉头重、头昏、眩晕。尤其是早上起床的时候,感觉头昏昏沉沉的,明明睡得并不晚,却总感觉睡不够。
在人体的中部,具体可以表现在胃部,湿困脾胃的时候,就会出现胃脘部时常感觉闷胀,食欲下降,吃饭不香等。
在人体的下部,重点是表现在大便,比如便后大便冲刷不干净、不成形,自己也感觉怎么也排不干净,手纸用一堆也擦不干净。
当然在上中下部的表现外,还可以表现在舌头和全身。
舌头:可以见到舌苔厚重,尤其是在晨起未进食的时候,伸出舌头看,舌根部的舌苔会有见微黄。如果是因为脾虚引起湿重的,还可以在舌头边缘见到有齿痕。
由于湿性重浊,阻遏机体,因此湿重的人还会有全身困重感,继而感觉浑身乏力,动作迟缓,容易疲劳。
那么有哪几种人容易湿气重呢?
首先,是少运动,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里的人。
再是喜欢喝冰饮的人,用冰饮消暑,必导致湿邪袭扰,脾阳受阻,阳气不能化湿。
还有就是喜欢吃大量肉食的人。中医认为“肉生痰”,长期饮食不均衡,偏向肥腻肉食而少食蔬果的人,到了容易生湿的夏季,便非常容易导致湿重。
如果您有以上的表现,不妨先从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开始,戒掉冰饮以及一切甜腻的饮料、食品,增加蔬果的摄入量,调高室内空调的温度,避免空调直吹,在空调房里待着要注意多饮水,且不能喝冰水。另外可以吃一些祛湿的食物,比如煮绿豆汤时加入薏仁,就不失为一种夏季祛暑又可以利湿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