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时间怎么推算

更新于:2021-08-06 08:04:56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三伏时间怎么推算?老辈人认为,一年本有五季,包括春、夏、长夏、秋、冬。其中,“长夏”便是“伏”。同时,春、夏、秋、冬四季也被民间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冬,是金生水、水生

三伏时间怎么推算?

老辈人认为,一年本有五季,包括春、夏、长夏、秋、冬。其中,“长夏”便是“伏”。同时,春、夏、秋、冬四季也被民间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冬,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的自然循环过程,但由夏到秋则不然,是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藏伏”一段时间,而藏伏就是“伏”。伏的本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而藏伏在地下。五行之中,伏为土。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确定的。每年入伏的时间不是固定的,而且“中伏”的长短也是不相同的。

村里老辈人都说,三伏天温度最高,需要藏伏地下的时间要在夏至后20天以后。因此,三伏天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结束。具体入伏的时间,可以用“夏至三庚”来表示。庚日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在民间素有“五行相生相克”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初伏开始的日期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中伏开始的日期为第四个庚日,末伏开始的日期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头伏和末伏各有10天,中伏有10天或20天。如果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出现庚日,则三伏总共30天,不然三伏总计40天。

推算得知,2019年三伏共40天,头伏:7月12日-7月21日;中伏:7月22日-8月10日;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三伏天风俗与习惯

在我们这边,三伏天主要还是注重养生。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在我们这边由来已久。它是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通过阳性的药膏贴在相应穴位上,此时人体毛孔是张开的,这就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将体内的寒湿驱除,达到治疗目的。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常见的三伏贴,还有三伏天 扎针灸、拔火罐、隔姜灸、艾灸等。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三伏天有哪些风俗和习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