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跑步5公里,一个月身体会有什么明显变化?
理性的单从运动方面来讲,在一个月内每天坚持跑5公里,身体的变化会出现喜忧各半的情况。虽然说每天坚持跑5公里是非常励志的举措,当然它也会对身体产生相应的回报,但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当然,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也许5公里对你来说只是热身而已呢?

所以说,每天坚持5公里的跑步带给你的变化基本由你自己的体质所决定,而最后真正的决定权在于你——如何将跑步最好的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所以之后的内容我将把问题展开来答,希望你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跑步本身在于坚持,运动本身在于适时、适人
众所周知,跑步是一项耐力运动,它不仅仅考验我们的心肺、肌耐力等功能,而且还会考验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在哪里都能派的上用场。所以对于跑步这项运动,在身体允许的基础上,坚持就是对它最完美的诠释。
而广泛到运动呢?它也像跑步那样需要我们不断地坚持吗?显然没有那么绝对。其实从“运动”这个领域来讲,我们更需要掌握其中的方法,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方法。盲目的运动不叫做坚持,只能称得上无畏。
从以上对“跑步”与“运动”这两个狭义和广义的领域来分析,你应该明白正确且健康的跑步方法一定是建立在“运动”原则的基础上,即再适合自己的方法下循序渐进地去训练。

盲目坚持的跑步对我们有哪些危害呢?
这里不再多说跑步都有哪些好处,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不然也没有那么多的跑步爱好者了。这里就以30天为一个训练周期,一起来看看都会发生哪些不良的练后反应:
1、体能恢复周期短,极易发生受伤现象。比如脚跟酸痛、胫骨前肌酸痛、膝关节屈曲时酸痛、髋关节及股骨外展无力等等。常见的如髂胫束综合征,我们俗称的“跑步膝”。

2、在饮食没有做好的基础上,训练极易出现头晕眼花的状态,还有很多肌无力的表现。
3、暂时性的抵抗力严重下降,尤其是跑步后的30分钟内,非常容易使训练者感冒。
4、精神状态会随着运动天数的增加出现一个“高开低走”的趋势。前期是由于基本的压力得到了释放,使人产生较强烈的愉悦感,而后期就会由于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从而导致应激激素(压力激素)的增多,难免会出现状态不稳定的时候。
5、越是到后期,心理压力就会增大。这不仅仅是对抗所谓“坚持”的心理表现,而且是对抗身体状态的表现。

如何更加健康且高效地利用跑步锻炼身体呢?
其实跑步对我们来说非常简单。只要大的方向没有错——循序渐进、适时地去选择训练。那么我们基本上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这里希望你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根据个人的体能(个人能力)安排从短到远逐渐增加的跑步路程,从试探性的训练向突破性的训练过渡。
比如:第一天先跑3公里感受一下,如果强度适中的话,我们可以先以这样的强度锻炼一周左右。然后可以增加至4公里或者5公里,这时需要我们进一步感受。当然,这期间可以变换速度来进行。你自己酌情而定。
注意:这里的一周代表“周期”,虽然是7天,但并不是天天训练。
2、跑步期间建议加强臀部训练,避免因臀部肌肉过弱,导致腿部肌肉受力过多,甚至影响膝关节。
这里尤其是臀中肌的加强。要明白所谓的“跑步膝”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你跑得太多了,而是跑步时膝关节周围持力过多或过强导致不均匀受力,从而造成膝关节内侧或者外侧摩擦,进而出现炎症。
我们常说的髂胫束综合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臀中肌过弱导致的。

详细情况可以看看我写的一篇文章——辟谣:膝关节酸痛是因为它被跑坏了?别闹了,你的运动量还不至于
3、有意识地安排“休息日”进行身体放松,这也是让身体激素、新陈代谢稳定的有效手段。
“劳逸结合”这一成语用到运动领域再合适不过了。要知道“休息”本身就是对于训练效果的另一种保障。
之所以称之为“有意识”地去休息,其核心在于主动二字。也就是说不要等到身体累得不行了,身体某部分肌肉疼得不能继续训练了,这时我们采取休息。就像“喝水”一样,当我们真正出现口渴的身体反应时,其实再补水已经晚了。这就是这个道理,希望你可以明白。

总结
当然,除了训练、休息等方面以外,还有我们重要的饮食。这里不需强调过多,我们把日常基础饮食做好即可。
还是那句话,每天坚持跑步不一定是好事,身体从中获取的效果也是喜忧各半。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正确且适合自己的方法下去锻炼身体,而不是把眼光一味地放在运动某项优点上,这是片面且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