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上热下寒体质

更新于:2021-08-11 07:27:45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什么叫上热下寒体质上热下寒是寒热错杂的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

什么叫上热下寒体质

上热下寒是寒热错杂的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则泄泻、肢冷、脉沉迟。《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

上热下寒体质的表现

如果你出现了口腔溃疡、口干口臭、牙龈出血、长痘痘、眼睛红肿、嗓子疼、胸闷烦躁等等问题,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用俩字概括:上火。既然上了火,当然是想尽办法下火。去火药、绿茶、苦瓜、菊花、莲子心... ...总有一个法子能搞定当下困扰你的症状。

不过,有这么一类人,虽然常年上火不断,但同时又会表现出很多虚、寒、弱的症状,尤其是身体的中下部。

这类容易上火的人,越是用性寒凉、味苦涩的清热泻下之物灭火,虚寒的表现越会加重。哪怕是心烦气躁,就贪了两口水果、一杯冷饮,可能痛经、拉肚子等等问题都会跟着找上门来。

1、动起来

既然想得多,动得少,自然是要增加运动了。适当的运动可以使阳气有序运转流动,去到该去的地方。

八段锦不剧烈,但是可以让内在气血运动起来,真正做到把阳气有序运转流动,去到该去的地方。如果做完之后,感觉神清气爽,恭喜你,这些动作真的是在养你。

针对「上热下寒」体质,可重点练习「摇头摆尾去心火」和「双手攀足固肾腰」两式。

2、少熬夜

要注意少熬夜,坚持每晚11点进入熟睡状态,此时的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十二生肖分别相对应的是胆经、子时、鼠。肝胆负责机体的代谢解毒功能,此时人体进入熟睡状态,有利于肝胆经气畅行。子时一阳初生,不进入熟睡状态的话,人体的阳气不能正常的生发、涵藏,日久则阳气暗耗,下焦更寒冷。

3、疏通脾胃

中焦的脾胃很重要,很多上热下寒的人,都是因为中焦这里堵住了,上下才不交通。这里是身体的要道。

平日里,少吃一些肥甘厚腻,这些难消化的东西,特别容易给脾胃增加负担。

同时,停掉所有生冷寒凉的食物,包括属性寒凉的水果,蔬菜也以性平的白菜、萝卜、土豆、圆白菜、青菜、胡萝卜等为主,寒性蔬菜一定要炒熟并用姜蒜平衡寒性。

常喝粥,五谷杂粮粥养脾胃最好。

食疗:最好吃的——冰糖乌梅水

乌梅味酸、涩,归肝、脾、肺、大肠经。有收敛的功效,与冰糖的甘味结合, 酸甘化阴,可补充津液,又能引火下行,不伤阳气。

一般用45-60g乌梅,30g冰糖(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减)加用适量水煲40分钟左右就可以饮用了。

4、每晚泡脚,增强脾肾功能

其实泡脚不仅可以祛寒,对于上热下寒的朋友也很有帮助。

我们的足部有六大经脉,其中有两条分别是: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

泡脚可以刺激肾、脾经脉原穴,使整条经脉得到刺激,帮助打通脾胃淤堵的同时,又能增强肾的功能。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泡脚之后会比之前更容易饿,就是和脾胃被调动起来有关系。

泡脚时,建议可以搭配用花椒、生姜、艾草等性温的草药一起来泡,温暖寒凉的下半身,同时达到引火下行的作用。泡脚完,别着急,最后再按摩一下脚底的涌泉穴,大约5分钟左右的时间,引火下行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