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题目:有人把豆腐买回来几天不吃,任其长满黄色的绒毛才吃,这样的豆腐食后对身体有害吗?

我们中国人对于很多食材的运用算得上是登峰造极,其中豆腐的发明极大改善了古代肉食短缺导致的高蛋白食物缺乏,可谓是意义重大。
在传说中豆腐是淮南王刘安于八公山上炼丹时候无意中发明的,但是学者们更倾向于豆腐发明于唐宋之间,民间普遍食用豆腐则是宋代时期开始的。但就算是如此算来,豆腐问世也有千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时间中豆腐始终深得我们喜爱,也逐渐衍生出了各种豆腐的“变种产品”,题目所描述的“长有绒毛的豆腐”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有鉴于这种豆腐吃法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很多朋友并不熟悉,所以下面我们就来全面解析、解答一下本次的题目。包括这种食物的本质、制造原理、烹饪方式,以及是否安全卫生等等,如果你也是一个豆腐美味的爱好者,那么不要错过哦。

这种长了绒毛的豆腐到底是什么?能吃吗?
豆腐虽然富含以前靠吃肉、蛋、奶才能获得的蛋白质,但它的本质上就是大豆为原料制造的素食产品,而这种让豆腐上长满了绒毛的做法,好像将其在外观形态上与真正的动物食材靠拢的更近了。而这种外层长满了绒毛,看上去有点怪模怪样的豆腐就叫做“毛豆腐”。
毛豆腐在其他的地方可能不太多见,不过却是安徽地区的一种特色美食,尤其是在古徽州(如今的黄山市)地区更为著名。如果有机会去到黄山市旅行的话,除了大名鼎鼎的太平猴魁、祁门红茶、黄山毛峰等清雅茗茶值得品鉴之外,当地著名的地方菜“铁板毛豆腐”也是不容错过的(顺便一提,小吃黄山烧饼也很值得尝试)。
所以这种专门发酵而来的、长满了绒毛的豆腐当然是可以吃的,而且它还非常的好吃,当然前提是专业人员制作的正规产品,下面我们继续进行了解。

这种毛豆腐的制作原理是什么?跟臭豆腐一样吗?
徽州虽然也有著名的臭鳜鱼、臭豆腐等以“臭”为特色风味的美食和小吃,但是毛豆腐跟它们并不是一回事。而且对于一些不喜欢发酵异味、接受不了臭豆腐浓厚气息的朋友来说更可以放心,发酵适度的毛豆腐不仅不臭,烹饪之后它还比普通豆腐多了一抹鲜香,这才是毛豆腐最大的特色、真正的美味魅力。
毛豆腐的制作原理:
虽然毛豆腐上面长出来绒毛让它看起来有点像只毛茸茸的小动物,但其实那些绒毛跟动物的毛发没有任何关系,那些绒毛的真正身份是菌丝,准确的说是一种无害的毛霉菌的菌丝。而毛豆腐的制作原理就是在普通豆腐的基础上,让毛霉菌寄生于豆腐块上,然后给予它们适合的温度、湿度环境,进而让无害的毛霉菌大量生长。
这些毛霉菌增殖生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酵豆腐的过程,微生物会将豆腐中原本的植物蛋白和其他营养物质转化为具有鲜味的氨基酸、游离脂肪和B族维生素等等,所以这就是毛豆腐比普通豆腐更加鲜美醇厚的原因。而且这个过程中并不会产生像臭豆腐那样的浓烈“异味”,所以哪怕是不喜欢吃臭豆腐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尝试毛豆腐菜肴。

虽然毛豆腐滋味鲜美,但最好不要尝试自制毛豆腐
毛豆腐的制作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只要把豆腐改切成小块,然后在人工毛霉菌菌种液里滚一圈,之后再有间隔的摆放好,最好可以放置在温度20度左右,相对温润不干燥的环境中静待发酵。室温之下的话,夏天需要静置发酵2到3天,而冬天可能需要4到5天才可以。
但是说起简单做起来难,真正的制作过程非常的依赖经验判断,不管是原料的处理还是发酵的环境都比较敏感,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微生物的难以掌控。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无数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比如毛霉菌、根霉菌、曲霉菌、细菌、病毒等等,一旦制作经验不足导致发酵环境出了问题,豆腐上面可能就会生长出一些有害的菌群,而一般人又缺少足够的经验去判断和应对,所以并不建议大家自己尝试自制毛豆腐。
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题目描述中的一个错误
那就是题目对于毛豆腐外观的描述是“长满黄色的绒毛”,其实这是不对的。毛豆腐的绒毛一般来讲只能是白色的,如果长出了其他颜色的绒毛,那就是说明发酵的豆腐上生长的并不是无害的毛霉菌,可能是其他一些有害的微生物。虽然这些微生物经过烹饪之后也会被高温灭杀,但是很多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毒分泌物都是不怕高温的,食用之后同样可能会有损健康。

购买、食用毛豆腐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毛豆腐经过发酵之后,滋味鲜美而醇厚,口感也比普通豆腐要细腻一些,算得上是一种营养和风味俱佳的美食。但是有鉴于毛豆腐并不那么常见,可能很多朋友对它也不熟悉,所以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毛豆腐的其他关键点。
1、发酵成熟再吃
毛豆腐在接种了菌种之后要进入短暂的发酵期,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长出肉眼可见的绒毛状菌丝,但最好是在毛豆腐发酵成熟之后再吃。判断这个发酵成熟与否的标准,就是看它白色的菌丝之间是否长出了一粒粒的黑色小孢子,当菌丝上有孢子出现的时候,就说明毛豆腐已经发酵成熟了,这个时候食用是风味和安全性最好的。

2、毛豆腐嘌呤含量比较高
嘌呤这种东西存在于所有动植物食材当中,只是含量高低的区别而已,它一般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是核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而言之只要有细胞就有嘌呤,所以细胞密度越高嘌呤也就相对的越高,毛豆腐的发酵过程就会产生额外更多的毛霉菌的细胞,自然嘌呤也就跟着升高了。

3、毛豆腐不用去毛
我们一般吃肉类的时候,不管是猪牛羊还是鸡鸭鹅,第一步都是去掉它们的皮毛、羽毛,但是长满了绒毛的毛豆腐不用去毛,这层绒毛不会影响口感,也不会有什么坏处。
这些绒毛是毛霉菌的菌丝和一些孢子,它们的本质就跟我们蒸馒头的酵母菌很类似,本身就是比较优质的营养物质。而且毛豆腐上细密的绒毛很容易就会贴服在豆腐表面,在烹制的时候还可以吸附一点汤汁味道,对于烹饪来讲其实有绒毛反倒是加分项。
方法之一:油煎毛豆腐
①锅中下少许油滋润锅底,然后将毛豆腐入锅油煎;
②煎至两面金黄、表皮微微皱起的程度盛出;
③建议直接搭配一点辣椒酱沾着吃,十分鲜香美味。

方法之二:红烧毛豆腐
①毛豆腐用上述方式先煎熟,然后盛出备用;
②锅中加少许油烧热爆香姜蒜,下一点豆瓣酱炒出红油,添少许水入锅;
③再下生抽和盐、糖调味,烧开之后下煎好的豆腐中小火烧煮;
④大约烧煮7、8分钟之后开始大火收汁,将汤汁收浓即可盛出装盘,撒点葱花即可享用。

方法之三:吃不完就做腐乳
最后如果还有吃不完的毛豆腐,那么就可以用来制作腐乳慢慢吃,方法也十分的简单。首先将毛豆腐上面的绒毛撸平,然后稍微用白酒或者黄酒沾湿,再在食盐和辣椒面里滚一遍裹满裹匀,最后淋入黄酒和凉白开没过豆腐后密封即可,发酵1到2个星期就可以吃了。

总结:
长满了绒毛的毛豆腐当然是可以吃的,但是为了食用的安全起见,这个绒毛只能是白色的。上面可能会因为孢子产生而带一点黑灰色的小点点,但是作为菌丝的绒毛不能是其他颜色,杂菌污染会带来的后果可大可小,还是谨慎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