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
阿司匹林是一种临床应用一百多年的药物,起初作为解热镇痛药物使用,后来被发现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所以现在被大量用来预防心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
阿司匹林一直是一个热门药物,不少人听说之后,觉得这是个“神药”,只要是血压血脂高了,就吃点阿司匹林,预防心梗脑梗,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并且十分危险。
阿司匹林不是保健品,不存在“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不能乱吃。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用药,需要评估获益与风险后才可以服用。专家共识建议,合并有下列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应长期每天服阿司匹林75~100mg。危险因素包括:男性超过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同时,还应该评估出血风险,尤其是胃肠道出血风险,如心血管事件获益超过出血风险方可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此外,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的人群,也可以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疾病复发。

而有出血性疾病、严重肝功能损伤、过敏性体质、胃溃疡、胃出血、哮喘、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痛风、近期有手术史的患者,都应该谨慎应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有哪些副作用?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症状和出血倾向,很多人服用后会有反酸、食欲差、腹胀腹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刺激胃粘膜导致胃粘膜糜烂、消化道出血等。其他的副作用还包括以下几种:
1. 过敏反应
某些过敏体质的人群可能会发生。这些体质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后,有将近20%的人会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或其他过敏性反应
2. 肝损害
阿司匹林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可能并不是由于药物本身所引起,而是与肝细胞中度或发生过敏反应有关,因为有数据显示当血清中阿司匹林的浓度降低后,转氨酶也随之恢复正常,所以并不能肯定归于药物本身的作用。

3. 肾损害
临床实验结果显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动物会出现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减退。因为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造成肾小管细胞内的钾外流,导致排除的尿液中尿酸量过程、缺钾等,严重者更会造成下端尿液中出现蛋白、细胞和管型等。
此外,阿司匹林长期应用还可能升高尿酸、诱发哮喘等,不过比较少见。预防阿司匹林副作用,可以从小剂量服用,每天75~100mg,选择肠溶剂型,不容易刺激胃粘膜,定期复查各项指标,预防出血等副作用发生,出现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