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

更新于:2021-08-22 23:56:02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这句俗语的背景在古时候,由于科学技术落后,老百姓没有去上工的地方,而田地就是古时候劳动人民的生存保证。所以说老百姓是靠地吃饭的,但是来说“人要靠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这句俗语的背景

在古时候,由于科学技术落后,老百姓没有去上工的地方,而田地就是古时候劳动人民的生存保证。所以说老百姓是靠地吃饭的,但是来说“人要靠田,田要靠雨”,雨水对地里的庄稼是非常重要的,当遇到天灾洪涝的时候,老百姓地里的庄稼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而这样的情况对农民们在来年是否填饱肚子都成问题。

如果一年中,气候是非常适宜,而天又丰调雨顺,这对老百姓来说就是丰年,他们也是庆祝今年丰收的日子。如果一年中,天气反复无常,雨水又不及时,而老百姓们,在今年没有获得丰收,连吃饱都成问题,所以这对老百姓来说,是遭殃的一年。而古代劳动人民认为,在大雪这一天,天气是否下雪关系着来年的丰收,因此就出现了“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的背景。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不是这样呢?

为什么说“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

农村俗语说的好“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笔者认为这句话一点也不差,因为该冷的时候,一定要冷的,该下雪的时候,下雪会利于庄稼的正常生长的:

1、大雪下雪有利于土壤的保暖,而且还积水利田。

在下大雪后,在人们看来是比较冷的,但是对于农作物来说却是好事一件。就拿麦子来说吧,下雪以后地里麦子的旱情解决了,而在大雪的封盖下,麦子就好像盖上了一层棉被一样,其下面的麦根被大雪覆盖在下面,有利于小麦的越冬。当春天寒潮过后,麦田里的水分也充分的留在了地里,这样有也利于麦子在后续生长的。

下大雪后一些地里的害虫也被冻死。在下雪的时候,虽然土地里的温度上来了,一些害虫不会被冻死。但是在来年雪化以后,为了化雪,地里因为吸收热量,而这时地里就异常寒冷,从而把地里的一些害虫给冻死。因此农谚里害虫就有了这样一说:“过冬容易过春难,害虫难过春亡关”。

2、“大雪不下雪,会有倒春寒”,而倒春寒会影响来年庄稼的生长。

古人俗语里这样说过“大雪不冻,会有倒春寒”。根据农谚说,在大雪的时候如果是非常暖和不下雪,那么寒冷的日子就会在后面,特别是在春季三四月份的日子,那时候的气候是反复无常的,而一些倒春寒现象就频频的发生。

而倒春寒对农民们有多大的影响呢?就拿2018年的三四月份来说吧,一股倒春寒冷空气在三四月份把大部分产区的苹果花给冻死,而在2018年的秋季全国的苹果出现了减产,在减产后2019年5月份就出现了天价苹果。所以来说,这倒春寒不仅影响着农民,也影响着消费者。所以就出现了“大雪不冻,会有倒春寒”。而倒春寒的到来,对人们来说也是比较不利的。

总上来说

按照农村俗语来说“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古人们在历经了千百年的生活才得出的宝贵经验。但是按照现在科学依据来说,这句农村俗语有这偏差,科学认为大雪的到来,天气是否冷暖是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在作祟,至于明年的倒春寒现象,现在不能预测的。所以来说,至于这句农村俗语是否有道理呢?大家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