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多尿和少尿的原因

更新于:2021-09-01 13:00:06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有的时候挺羡慕那些一喝水就有尿的人,比如B超检查需要憋尿的时候,自己喝了八瓶水,都喝了要吐了,一点尿意都没有,别人哐哐喝两瓶水走两步尿意来了马上就可以进行检查。那么喝水后

有的时候挺羡慕那些一喝水就有尿的人,比如B超检查需要憋尿的时候,自己喝了八瓶水,都喝了要吐了,一点尿意都没有,别人哐哐喝两瓶水走两步尿意来了马上就可以进行检查。那么喝水后马上有尿是健康的吗?还是喝水多没有尿是健康的?

我觉得两者都算不上健康

其实这也完全没有绝对的答案,就像胖健康还是瘦健康,太胖和太瘦都是不健康的。正常情况下喝的水是不会马上就转变成尿液的,需要我们的身体对喝的水吸收代谢才会转化成尿液储存在我们的膀胱中,达到一定的量我们才会有便意,所以才会排便。

排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通过尿液将人体代谢的终末产物、过剩盐类、有毒物质和药物排泄出体外,同时可以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而这里作为内环境的稳定调节,如果尿液的变多或者变少就意味其内环境不稳定了,其实简单理解就是身体不能很好调控体内的各种物质的多少了,这要么就是外环境的改变,或者身体内环境的问题,如果能够及时调控过来还好,如果身体不能调控过来那么就会生病。我们生病输液的时候除了给予药物以外大量的液体输入也是为了调节身体的体液平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看尿液是怎么产生的

了解尿液是怎么产生的你就会知道尿多和尿少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喝水马上有尿人和喝水没有尿的人其实都谈不上健康。

我们要知道喝喝的水不会直接就跑到膀胱里,它在我们身体里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甚至有一大部分都没有机会变成尿,他会变成汗液从我们皮肤的毛孔里出来,有的可能进入带我们的血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又或者随着我们的呼吸也会又一部分被呼出体外,当然还有一部分为了我们的大便不至于太干燥难以排出掺杂在其中。而大部分的水分将代替体内的一些体液,将身体内的其它体液替换出来。

经过我们的肾脏滤过才变成尿液,通过我们的输尿管将尿液运输到膀胱储存,当尿液储存到一定量的时候,刺激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兴奋冲动沿着骨盆神经传入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也上传到大脑排尿发射高级中枢,产生排尿意。但我们是不会一有尿意就排尿的,我们需要带指定的排尿区域——厕所,并且做一些准备才会排尿,所以如果条件不允许,排尿反射就会受到抑制,就是我们说的憋尿。但是婴儿呢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控制能力较弱,而出现小儿排尿次数多,可能刚有尿意就马上要排出来。

由以上的解释不知你能否明白,其实从喝水到排尿是需要一段过程的,不会马上就

导致多尿和少尿的原因

①心理因素,有的人一紧张就会频繁的想上厕所,或者觉得紧张口渴想喝水,所以你会有喝水马上有尿的错觉,其实只是因为紧张导致的不同的需求,需要我们身体同时满足而已。

②个人习惯,一部分人会在特定的事件,或者做某件事前排尿。而有的人在陌生的环境排尿上会有抑制。

③文化因素,有的人可能接受不了公共卫生间大家一起排尿的场景,喜欢回家在独立的卫生间排尿。所以就算喝很多水也会憋着。

④气候变化,在冬天的时候你回发现排尿次数回比夏天多,一方面的原因是夏天水分因为汗液蒸发得比较多。冬天因为天气寒冷,身体外周血管收缩,循环血量增加,体内水分相对增多,尿量增加。

⑤饮食和药物的影响,一些食物和药物有利尿的效果,如茶水,喝了之后小便也会相对多一些。

⑥疾病,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病变,使排尿反射的神经传导和排尿的意识控制障碍,出现尿失禁;肾脏的病变使尿液的生成障碍,出现少尿或无尿;泌尿系统的肿瘤、结石或狭窄也可以导致排尿的障碍等等。

总结

所以说喝水后无尿和马上有尿这之间存在的健康问题确实没法很好的衡量,有的时候是正常的,有的时候是异常。关于尿液也是需要看情况而定的一般成人白天排尿3~5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约200~400ml,24小时尿量约1000~2000ml,平均在1500ml左右就是正常的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