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年过四十,阴气自半。”随着年龄增长,或热病伤阴,或房事不节,导致真阴耗损。则导致阴虚,阴虚则不能制阳,虚热内生,则有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等表现。当然阴虚火旺往往来得缓慢,但是病程较长,而且阴虚火旺证可偏重于不同的脏腑表现也有所差异,主要以心、肺、肾、肝为主。

阴虚火旺的主要表现
咽干口燥、心烦易怒,轰热升火,舌头红绛,有裂纹;睡眠质量不佳,睡觉多梦,还时常有心悸的感觉;小便量少且黄,即中医说的短赤;时常感觉头痛,面色红,眼睛干涩,嘴巴苦,大便干结;痰不多的干咳,有时候可见痰中带有血丝;感觉由内而外的潮热感觉,头晕乎乎的,还伴有腰酸乏力的感觉;还会有男子遗精,甚则阳强易举,女子梦交等肾火病症。
以上是常见的各脏腑阴虚火旺的一些常见表现,当然各脏腑的表现也会交叉出现。
阴虚火旺怎么调理?
阴虚是机体阴液亏损的症候。
阴虚多见于慢性疾病或病变的后期,特别是热证,一般病程较长,也有疾病骤变而致虚弱者。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两个方面,但以后天失调为主。如饮食、后天之本不固,七情、劳倦伤及脏腑气血,产育过多,房事过度,耗伤了肾脏真元之气,导致阴虚。
所以调节上需要反其而行之,一方面减少损耗,另一方面滋养补阴。当然还要根据各个脏腑的表现对症处理,比如心火盛着需要去心火,肝火旺着需要疏肝等等,我们逐一来看。
1.心火亢盛
心开窍于舌,若阴虚火旺致口舌生疮者,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者可以根据医生指导选用天王补心丹类口服。饮食上则可以吃一些清淡养阴的食物,比如:桑葚、银耳、红枣、莲子心、竹叶、灯芯等,如偏于阴虚甚者可以吃一些生地、麦冬、女贞子等。

2.肝阴不足所致火旺
肝开窍于目,若两目干涩,胁肋隐痛、绵绵不休,劳累的时候加重,头晕目眩,口干咽燥,心中烦热者,可以根据医生指导选用当归、白芍水煎服,亦可用鲜石斛泡茶饮。也可以饮用用鲜地粥调理,鲜生地30~60g,水煎取汁,另水煮粳米成粥,把汁倒入粥中饮用。

3.肾阴虚所致火旺
肾开窍于耳与二阴,若耳鸣眼花、五心烦热者,可以根据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主要构成是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六味药组成。这六味地黄丸对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聋耳鸣、遗精、早泄、失眠多能、午后发热、五心烦热确实有不错的帮助。而且对肾的阴虚火热症候也有帮助,因为药的搭配有“三补三泻”的作用,既能补阴又能让虚热渗出来,其中“补”盛于“泻”,所以是以补为主。

4.肺阴虚所致火旺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肺阴虚者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甚至可见痰中带血,喉痒声哑,口燥咽干,或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消瘦,觉得疲惫者。可根据医生指导选用养阴清肺丸,对阴虚肺燥所致的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有一定的帮助,养阴清肺丸主要由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等组成,对养阴润燥,清肺利咽有好处。

饮食上可以选择沙参山药粥,沙参30g、山药60g,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适量,煮粥服用。也可以以沙参、麦冬煎水代茶饮用。
总结
阴虚火旺的体质除了少数是先天以外,大多数都是因为后天的饮食、生活习惯、久病、热病伤阴所致,当然四十岁往后真阴也会被逐渐消耗,所以到了一定的年纪适当的注意滋养补阴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一些女性、慢性病者,很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表现,我们应该根据其表现辨别处问题严重的脏腑,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调理。
而生活上注意饮食规律、清淡,适当吃一些滋阴进行的食物:枸杞、百合、鸭肉、大枣、鸡蛋、沙参、莲子、麦冬、桑葚......

单独依靠吃可不够,自身的保养也很重要。现在的人有太多熬夜的理由了,日夜颠倒的作息习惯更容易导致阴虚火旺,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注意惜精节欲,对调理阴虚火旺也很用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