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盐是“送命盐”还是“保命盐”

更新于:2021-09-11 17:08:04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低钠盐是“送命盐”还是“保命盐”?咦,这个问题怎么又形成了热门?答案很明确:低钠盐自然更是“保命盐”,而不是“送命盐”。这主要是由于饮食中钠钾量和比例与血压直接相关,而高血

低钠盐是“送命盐”还是“保命盐”?

咦,这个问题怎么又形成了热门?

答案很明确:

低钠盐自然更是“保命盐”,而不是“送命盐”。

这主要是由于饮食中钠钾量和比例与血压直接相关,而高血压又是当今社会人类死亡的最大的单一危险因素。

高血压,导致人类死亡的最大的单一危险因素

我们知道,几十年来,心血管病是人类第一杀手,而超过半数的心血管病死亡是高血压的直接并发症。

比如,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3年全球人口因心血管病死亡1700万,其中940万的死归于高血压。

在所有疾病危险因素中,不良饮食习惯是最大的组合危险因素,而高血压是最大的单一危险因素,连吸烟都“甘拜下风”,只能“屈居”第二位。

高盐饮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前五位危险因素

前十大单独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压、吸烟、高体重指数、高血糖水平、高盐饮食、饮食中水果不足、环境空气污染、家庭室内空气污染、高血胆固醇和喝酒。

具体到我国,前10位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高空腹血糖、摄入水果不足、高体重指数、酒精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和饮食中全谷物不足。

可见,世界范围内,高血压“雄踞”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宝座,而高盐饮食也高居所有危险因素的第五位。

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盐饮食国家,高血压和高盐饮食则分别排在所有危险因素的第一和第三位。

高钠和高钠钾比饮食可以明显升高血压

钠和钾是人体细胞外和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对维持体液容量、水电解质平衡以及生命活动的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长期高钠饮食可以导致体内形成一种高钠平衡,导致体液量增加,即通常说的水钠储溜,导致血压升高。

相反,肾脏对于钠和钾的排泄具有拮抗效应,饮食中摄入更多的钾可以促进钠的排泄,有利于保持理想的血压状态。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高钠低钾饮食可致血压升高;相反,低钠高钾饮食则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比如,一项研究中,参与者基线基础上在连续4周的时间内每天分别额外补充3克钠(相当于7.6克食盐)、钾或安慰剂,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情况表现为:

可见,与基线状态(服用安慰剂)相比,补充钠可以致使全天血压(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明显升高,而补充钾,血压就会出现下降。

研究还发现,相对于摄入钠和钾的绝对量,钠钾比对血压的影响更明显。

人这么“聪明”,为什么还会吃差了饭

目前,世界范围内高血压流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人类“吃差了”,吃了过多的钠,钾却摄入不足。

人这么“聪明”,为什么还会吃差了饭?

原因在于,我们的祖先在几百万年漫长的演化岁月中,只能吃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纯天然”食物。

这种食物结构的最大特点之一就低钠高钾。据认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原始状态下,人类每天最高摄取的钾量可达400毫摩尔,相当于氯化钾达30克。

钠的来源只能是偶尔可得的肉食。

这样,人类形成了仅次于糖渴望的钠嗜好,今天我们“食物不咸不香”的重口味正是这种历史背景的后遗症。

到了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包括食盐在内的各种食物的极大丰富和过剩,极大地纵容了人们高盐饮食的重口味;而植物性食物的“难以下咽”则导致食物钾的严重不足,导致今天普遍的高钠低钾饮食结构。

降低钠摄入,增加膳食钾摄入,是纠正高钠低钾饮食结构的国际共识

世界上主流机构在这方面早就达成高度一致的国际共识,降低膳食钠,提高膳食钾摄入,是维持健康饮食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

比如,世卫组织强烈建议成年人应减少钠摄入量以降低血压,减低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风险,成人每天钠摄入量应该降低到<2克(即食盐5克/天)以下。

另一个被普遍接受美国国民饮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钠摄入应少于2300毫克(食盐6克/天)。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及年龄51岁及以上人群,每天钠摄入量到1500毫克(食盐4克)——每天的食物几乎吃不出“盐滋味”的水平。

同时,建议增加钾摄入。

世卫组织强烈建议成人增加从食物中摄取的钾,以降低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中风及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风险,成人每天钾的摄入量至少为90毫摩尔/天(合3510毫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给出的建议是成人增加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钾最少为120毫摩尔(相当于钾4700毫克)。

膳食结构不足,“低钠盐”来补

WHO的指南指出,饮食中理想的钠钾应该维持在1:1 的比例。

指南中建议的减少每天钠摄入到2克以下,增加钾摄入到90毫摩尔(3500毫克),那么钠与钾的摩尔比恰好约为1:1。

但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普遍的高钠低钾饮食结构使得这个比例远高于2:1的水平。

因此,单纯依赖改善饮食结构很难达到理想的钠钾比例,尤其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人们的饭盒的今天。

怎么办?

用“低钠盐”来替代常规的食盐是一种替代解决方案。

所谓低钠盐就是在食盐中添加10~35%的氯化钾替代相应剂量的氯化钠,那么食用同等剂量的这种盐可以减低钠的摄入,同时增加钾的摄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良策。

低钠盐吃不出高血钾

传言中,低钠盐之所以成了“送命盐”是说,吃这种食盐会吃出高血钾,对于某些人存在健康威胁。

吃低钠盐真的能吃出高血钾吗?

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无论是WHO还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指南中,建议大幅度增加膳食钾的摄入量,增加的剂量远远高于吃点低钠盐所带来的钾摄入量。

但是,这些指南中压根都没有涉及增加钾摄入是否导致高血钾问题。

因为,大量的基础研究证据和生理学基础原理都清楚地表明,在肾功能正常的人,口服钾不会导致血钾显著的升高,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比如,1900年的一项研究中,健康成年人每天分4次口服总量高达400毫摩尔(相当于30克氯化钾),是目前推荐增加剂量的4倍。结果,虽然在早期(72小时内)每次服用钾后出现血浆中钾、醛固酮和尿钾排泄的急性短暂上升,但是很快会达成一个新的相对的高钾平衡(摄入钾中的80%在24小时内经尿液排出),仅能造成血钾在生理范围内的轻度升高。同时,尿钠也有轻微的增加,出现轻微的负钠平衡。到20天,负钠效应也消失,到基准水平。

1991年的研究中,长达1年时间内每天补充115毫摩尔钾,没有观察到血钾超过正常生理范围内的增加。

可见,无论大量(日常摄入量的8倍以上)或长期(1年)补充钾都没有发现导致明显的高血钾的发生。

如果是吃低钠盐,每天能增加多少钾呢?

假设,以添加氯化钾最高限度的35%计算,每天进食多达10克低钠盐,多摄入的氯化钾仅有3.5克,相当于40毫摩尔钾多一点,不足推荐量的一半到三分之一。

可见,在肾功能正常的人,单纯吃点低钠盐就吃出高血钾纯属无稽之谈。因而,低钠盐是“送命盐”的说法纯属谣言。

相反,吃低钠盐可以降低钠摄入同时补充钾摄入的不足,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压状态,从而降低心血管病、中风和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研究认为成年人每天钠摄入量削减到2.3克以下,钾摄入增加到4克以上,每年全球可以防止约250万中风和冠心病死亡。

显而易见,低钠盐不仅不是“送命盐”,反而可以说是“保命盐”。

——不好意思,低钠盐是保命盐的说法,正是本答主于2016年辟谣时首先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