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一种家常调味品,别名又称为谷氨酸钠,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和盐,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是一种无臭无色的晶体,人们常吃味精对身体有害吗?下面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纯的味精外观为一种白色晶体状粉末。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和盐。当味精溶于水或者唾液时,它会迅速电离为自由的钠离子和谷氨酸盐离子。但是如果在100°C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味精在100°C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小。因此,适当合理使用味精,一般对身体是没有什么损害的。
食用味精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吗?
既然味精对身体没有什么损害,食用后有什么好处吗? 1,味精是食品的増鲜剂,能引起人们的食欲,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但是它没有直接的营养成分。 2,味精还可以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疾病。 味精虽然对人体的危害甚微,但是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和食品安全研究所的副所长崔所长表示,在调查中发现,使用味精与体重有一定的关系。即日食用超过1克的味精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为37%,而低于1克的为28%。每天摄入超过2.2克的味精,超重显著增加。 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一种化学调味料,主要成分为谷氨酸氨钠,在人体可转变成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味精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出现眩晕、头痛、肌肉痉挛等症状。而且,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还可以导致高血压。
如何正确使用味精?
味精虽然具有调味提鲜的作用,如果过多使用味精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市面上常见的调味酱、汁、蚝油、咖喱、酱油等调味品中都是含有味精的成分。因此,在烹饪过程中就不必放入味精了,而且,盐也要少放,因为调料佐料中都含有这些成分。
如何正确使用味精呢? ● 在烹饪高汤烹制的菜肴时,不必再放入味精.因为高汤本身已经具有鲜、香、清的特点,如果再使用·1味精,就会将高汤的本味掩盖,造成口感非常的食物了。 ● 对酸性的菜肴,如糖醋、酸菜等与酸有关的菜肴,不适宜再放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浓度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就更差。 ● 在含有碱性原料的菜肴中也不能使用味精,因为味精遇碱性物质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 ●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过多使用,会使菜中产生苦涩的怪味,导致菜肴不能食用。最好是每道菜放置不超过0.5克的味精较为适宜。 ● 味精放入最好是在菜快炒好准备出锅时放入。因为过早放入味精就会在长时间的高温下,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会导致缺失味精的提鲜功能,但是不会产生毒性。 ● 3个月内的婴儿食物中也不宜放入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