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铃深蹲,属于徒手深蹲的进阶动作,增加了负重,这样对整体力量提升效果更佳明显,同时对肌肉力量和肌肉量提升更加明显。
具体的原因,下面我来详细分析一下。
1.杠铃深蹲针对的肌肉群

传统的徒手深蹲,只是依靠自身重量,完成下蹲、起身的过程。
在开始训练时会有一些效果,但是到了训练后期身体适应,很难再有进步。

杠铃深蹲,就是在徒手深蹲的基础上,增加了杠铃负重,使得动作难度增加、训练强度也有明显的提升。
通过反复训练,可以提升爆发力,能够强化下肢肌肉力量,增加肌肉围度。
主要刺激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臀大肌、大腿后链肌群以及核心力量,还能提升髋部柔韧性,强化小腿的稳定性。
2.为什么杠铃深蹲不能增大全身围度?

杠铃深蹲主要强化的是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
在双脚站距放宽后,主要强化的是大腿内收肌以及臀大肌。
两种形式,都能附带刺激到腘绳肌与核心肌群。
也就是说:无论采用与肩同宽的站距,还是大于肩宽站距,更多的还是刺激大腿和臀部肌肉,对核心肌群刺激也很大。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背部始终处于中立姿势,双手也始终处于固定姿势。
对于上身肌肉群,仅有的锻炼部位只是在核心肌群和下背部力量,当然对背部稳定性也有提升效果。但是这些更多的都是提升力量,并不能增加上身的肌肉围度。
练不到的部位有:胸部、背部、手臂、肩部、腹肌。还有小腿肌肉也练不到。

经常做杠铃深蹲,可以增强全身肌肉力量,大腿和臀部肌肉会变厚。但是上身肌肉的围度并不能增加,只是力量会增长。
长期只练杠铃深蹲,可能会出现:上身肌肉很弱,下身肌肉很强,这样也会造成全身肌肉比例不协调,大腿肌肉会比较突出。而且小腿肌肉群也练不到,会显得小腿很细。
3.需要增加的训练动作

除了杠铃深蹲之外,还需要加入的动作有:杠铃卧推、杠铃硬拉、杠铃划船、引体向上、杠铃推举、杠铃弯举、站姿杠铃提踵。
分别对应刺激:胸肌、肱三头肌、肩部前束、腘绳肌、下背竖脊肌、背阔肌、上背肌群、三角肌后束、中束、肱二头肌、小腿肌肉。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入一些练腹动作,比如:收腿卷腹、坐姿转体、V字起身等等。
这样全身肌肉群都能练到位。
每次训练3主要动作+1个辅助动作。
比如:杠铃深蹲+杠铃卧推+杠铃硬拉,然后再训练杠铃弯举。
其它动作以此类推。

写在最后的:
杠铃深蹲更多的还是刺激下肢肌肉群,尤其是大腿前侧和臀大肌。
它并不能强化全身肌肉围度,对上身肌肉群刺激较小,而且还练不到小腿肌肉。
因此需要加入其它动作,同样可以选择杠铃动作,平时还要加入一些练腹动作,这样整体训练效果才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