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患病人群向年轻化发展。这当然跟饮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根据最心研究表明,睡眠对糖尿病也有着直接影响。


2、糖尿病会导致睡眠障碍
糖尿病人一般过于肥胖,这就会引发睡眠暂停综合征,直接导致睡眠困难或者睡眠质量不佳,另外研究也发现,糖尿病较一般人更加容易失眠,可能跟胰岛素分泌及激素代谢分泌有关。

3、而且糖尿病的病人睡眠时一定要注意血糖变化,为什么要三餐和睡眠前测血糖呢?在应用降糖药物的病人中,睡眠时间过长,血糖有可能降低,不及时发现会导致低血糖昏迷发生,自己由于血糖低不能自行醒来,长时间持续会有生命危险,如发现糖尿病病人长时间睡眠,一定要注意观察,一般低血糖会有全身大汗,轻微抽搐等症状。
这与中医理论不谋而合,糖尿病在中医称之为“消渴”,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肾三个脏器,故有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上消多因为肺燥,中消属胃热,下消为肾虚。而肺燥则咳嗽难眠,中消则胃胀消化不良,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下消一般为肾阴虚,阴虚火旺,不能上滋心血,心肾不交,失眠也就在所难免。

那么怎么控制血糖呢?
1、要控制血糖,目前首选胰岛素治疗,因为胰岛素副作用小,长效胰岛素配合速效胰岛素,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如害怕经常注射的疼痛及麻烦,现在还有先进的胰岛素泵,可以自行根据血糖注射胰岛素,安全简洁,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2、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引起血糖升高的食物摄入也可以有一定的控制血糖作用,
3、我发现运动对糖尿病有很大的好处,糖尿病病人可以坚持做一些有氧运动,要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

怎么预防糖尿病?
这个问题比较好,身为一个中医我一直坚持未病先治,保持身体在一个正常的状态,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人体阴阳平衡,脏腑没有出现损耗,是不可能得糖尿病的。我一直主张平时应用中药调理身体,当你出现肺燥的时候,应用百合泡水,滋阴润肺,当你胃热的时候,注意饮食,少吃肥甘厚味,辅助山楂、神曲、麦芽等消食的食物,则脾胃康健;当你肾阴虚出现盗汗,腰膝酸软等症状时,应用生地,山药、枸杞等滋肾阴的药物,则身体恢复健康,又怎么可能得糖尿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