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正的农民带你见识真正的野菜,原生配图。
实际上,我们都喜欢野菜的味道。毕竟,物以然为贵,对吧?
现在野菜也越来越少了,有些野菜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过度的挖取,已经慢慢稀少。但好歹咱生活在山区农村,没有一点野菜过日子怎么成呢。
如果你来我家做客,也好象也只有野菜拿得出手了,因为它最便宜,呵呵。
我所知道的野菜,大致有如下,顺便讲哈本地的吃法:
1、野葱(也叫jiaotou)。
野葱拿来炒蛋,是上好的选择。如果配上我们这里特产的腌肉,又另是一种风味。与糟辣椒炒,也挺好,口感都很不错。野生的已经很少了,可遇而不可求。
2、水芹菜。
长在小溪边或是长年有水的稻田或沟渠边。拈根去叶,拿来下火锅很好,呛炒也不错。如果配上红烧稻花鱼,那更是响当当的美味。水芹菜有一股特殊的香味,让人印象深刻。
3、虎杖
酸得咧嘴的玩意。过水氽一下,可以拿来凉拌吃。拿来整制酸汤也是可以考虑的。
4、刺嫩芽(刺老苞)。
这个真正意义不是菜,应该叫嫩树叶,呵呵,我喜欢带刺的感觉。开水煮透,冷水略为浸泡,以去苦味,配上新鲜朝天椒剁碎加生抽为蘸水,挺带劲。也可以加肉炖煮,好吃。
5、稻槎菜。
多长在稻田中,开小花,带苦味,但配上我们这里的牛瘪,更不错。可以拿来吃辣火锅,辣中有苦,别具一番风味。吃得苦中苦,方为大吃货。
6、荠菜。
我喜欢拿这个野菜之王来吃火锅,下锅即起,爽。荠菜的口感挺不错,随便怎么整,感觉都好吃。没有过于特殊的香味,是其短处,也是其长处。
7、鱼腥草(折耳根)。
这个就是贵州人很喜欢的菜了。腊肉炒折耳根,想想不要不要的。酸得够劲的糟辣椒或腌鱼糟拌起,更是极致了。但这个菜,有多少人喜欢,就有多少人不喜欢。
8、车前草。
车前草炖汤还是可以的,但是作法比较单一。里面含有筋丝,略为影响口感,多作为中药,附带作为野菜。
9、蒲公英。
吃火锅,爽歪歪。药食两用的突出代表。但我们这里很少。
10、马齿苋。
可以吃,但口感不佳。
11、马兰头。
马兰头好象炒小香干比较不错,但我不喜欢马兰头的味道。
12、香椿。
最好用开水氽一下,避免中毒,香椿炒鸡蛋,棒棒哒。
13、蕨菜。
清炖,才能最好地保持口感。腊肉炖蕨菜也挺好。但听专家说会致癌,但我还要吃。
14、 清明菜。
很少吃,口感绵软,不是我喜欢的菜。
15、革命菜(安南菜)。
侗家烧鱼的必备菜之一,平常弄来吃火锅。
16、花椒芽。
吃火锅是个上选,但口味较重,香味很足。但是感觉好象有些得不偿失,摘多了,到时候连花椒都不结了,可如何是好。
17、山笋。
开水氽过,再进行炒掉,以除竹味。山笋炒腊肉,想想都流口水。糯米炖山笋,更是地方特色,糯香笋香,相得益彰。
18、紫云英。
原本是农民用来做农家肥的,种在田里,自然腐烂就可肥田。嫩芽可以吃,火锅煮汤都别有风味。炒制也是可以的,但不要太熟。适量食用,过量可能引发胀气。
19、青苔。
生长在流水干净稻田中,比较属于地方性美食,怕被骂野蛮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吃法也很简单,洗净,下油爆好辣椒蒜末姜段,入锅炒熟即可。要按制火候,过则败味带酸。现在的水田普遍肥力不足,味道也没有以前的味道了。
20、山芹菜,有些地方叫鸭脚板。
拈其筋去其叶,水洗之后切段,与辣椒段段爆炒,别具清香味道。味道与水芹菜类似,但感觉更浓烈,别具一番风格。
还有好几种野菜,不知道名字,侗话也翻译不出来,待后续整理再发布。
它们代表春天的味道,你喜欢吗?
大部分图片都是原创,只有几张借用网上图片,如有不妥,请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