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看我们中国人回家过年的习俗?

更新于:2023-05-30 10:23:39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俗话说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过后,全国各地、大街小巷的“年”元素越来越多年味也越来越浓厚谈起过年,或许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项集体活动了,从一个人初谙世事到步履蹒跚,过年

俗话说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过后,

全国各地、大街小巷的“年”元素越来越多

年味也越来越浓厚

谈起过年,或许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项集体活动了,从一个人初谙世事到步履蹒跚,过年可以说伴其一生。

也因为出门在外的游子们都要回家过年,便衍生了许多中国特有的现象,比如春运和置办年货。

不过,在生活节奏日益快速的当下,许多有关过年的习俗和规矩,以及那些过年的温暖记忆,正在被我们慢慢遗忘。

年从何而来?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后规定过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过年”,直到汉武帝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在正月初一;从殷商至清朝,“过年”有“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多个名称。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春节又称之为过年。

丰盛的年夜饭

除了吃年夜饭和守岁,其实过年前后,我们还有许多传统习俗,比如年二十三祭灶,年二十四扫尘,年二十五接玉皇,初一拜大年,初二祭财神等,过了正月十五,吃了元宵,这年才算真正过完。

看春晚也成了春节的必备节日之一

游子们那些过年记忆

从呱呱落地到初入社会的老家生活,到成大成人之后为梦想远赴他乡的浪迹天涯。

小时候与表兄姐妹围坐一起,在外婆家中看着大人们亲手包饺子、做年夜饭的热闹;过年前跟着老妈上街,置办新衣新鞋的兴奋;以及到各个长辈家中拜年,领到压岁钱的快乐。

一家人一起做年夜饭 贴春联

在老家生活的时光里,其实除了热闹与好玩,自己并不觉得过年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成人后外出打拼工作离开了故乡,辗转在不同城市之间,才慢慢体会到过年的重要。

对于游子而言,每年年末回到老家过年,应该就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事之一了。

踏遍老城的条条街巷,吃遍从小就熟悉的各种味道,看着久违的朋友……因为只有在这里,才有“家”的感觉。

年味十足的街道

游子的回家过年之路

回家过年,对于现在外出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件快乐又烦恼的事。

春运前后,一张回家的车票总是那么难买到,回家路漫漫,什么也没法阻止不了回家团聚的决心。

春运的拥挤也挡不住回家的心 越是年末,回家的心愈加强烈。

天羿荣耀城,愿大家今年都能过个好年

有一个温馨浪漫的地方只有你知道

家,

让幸福不再漂泊

让陪伴用不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