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莆田酒席上菜要那么慢?

更新于:2023-05-31 13:43:12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有人说去莆田吃酒席吃不饱,菜是一盘一盘的上,吃完要等下一盘,上菜非常的慢,为什么不一下把菜上齐?我老家是莆田沿海的,在我们当地,还有隔壁的泉州、福州等地,都还保留着传统的流水席

有人说去莆田吃酒席吃不饱,菜是一盘一盘的上,吃完要等下一盘,上菜非常的慢,为什么不一下把菜上齐?

我老家是莆田沿海的,在我们当地,还有隔壁的泉州、福州等地,都还保留着传统的流水席。

这种流水席,不像其他一些地方的流水席,当来一桌客人,上菜,吃完的搞好卫生,下一批客人来,再上菜。

我们当地的流水席类似“岛国”吃流水面,面条从高处顺着水流而下,两边的食客将面条拦截夹起。

话说流水面的吃法,在国内很早就有了,据说在某一朝代,有个寺院会给香客提供斋饭。

结果前来吃的香客很多,寺院的厨师就想到一个办法,借着寺里山泉流水之势,修了一条石砌的水渠到广场的各个石桌上,然后把做好的饭菜盛在木制的盘里,顺着水流漂到饭场。香客们按前来的顺序,随来随吃。

福建的流水席,就是类似这种,菜一道一道上,不像其他地方,一下子就把酒席要吃的菜,在同一时间点上齐。

不同的酒席文化,也让一些外地人去参加福建酒席,感到不适应,有位网友说,他第一次去参加福建酒席,以为只吃一道菜。

也有网友说,有时候上的菜不是自己喜欢吃的,要在那空等第二道菜,要是菜的量少,一人一块就没了,还要继续等。

为什么福建酒席上菜那么慢,不是全部一下子上,而是一道一道的上?

但每次去参加酒席时,父母总会反复地告诫我:不要先动筷子,要让老人先动筷子,你才能去夹菜,如果桌上没有老人,要先观察主桌,只有主桌的人他们在夹菜吃,你们才可以开动,并且要是桌上有年龄小的孩子,要主动帮他们夹菜。

所谓的主桌,就是那些办酒席的舅舅、村里年龄大、辈分高的人,他们会坐在酒席正上方显眼的位置,类似于现在的C位。

我老家传统的酒席坐的是八仙桌,可以坐8个人(如果小孩子特别小,也可以抱着,或者三个人挤一张凳子)。

八仙桌的一角,必须要坐一个负责接菜的人,这个人不能是老人,也不能年龄太小了。

他主要负责上菜时,接菜,撤下前面上的那道菜;他还得负责,招呼桌上的人动筷子,为老人孩子夹菜。

他可以保证每一道菜,优先让老人、小孩吃,但要是菜全部一下子就上齐,他就不能保证了。

这是一个细节,尊老爱幼的体现!优先让老人小孩吃好吃饱,家长也就可以自己安心坐在喝酒、抽烟的桌,放心让5~6岁的孩子去别桌吃,不用担心他饿着。

虽然现在有些承办酒席的团队,他们不再使用八仙桌,改用10~12人的圆桌,但尊老爱幼的传统,还是保持不变。

02、独特的敬酒文化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酒席上肯定是要喝酒的,在我们当地的酒席上,桌子的排位也是有讲究的。

酒席上除了1~2张的主桌之后,在主桌旁边,是那些能喝酒的陪喝客人,接下来才是妇女桌、不能喝酒的年轻人、小孩桌。

办酒席的人家,会在上了几道菜后去各桌敬酒。

以前的人喝酒不像现在这么文明,你能喝多少就喝多少,随意就行。

去给别人敬酒,是要“打通关”的,不是拿着一杯酒敬全桌的人,而是轮流着敬桌上的所有人,才能去下一桌敬桌。

这是个比较耗时间的过程。

办酒席的主家,也是充分考虑下这一点,因此,会给别人留一点敬酒的时间,等他们喝完酒之后,还能吃到最新鲜的菜。

03、福建酒席上的饮食种类

福建人常自嘲自己说的普通话不达准,称自己是“地瓜腔”。

这是有原因的,长乐人陈振龙在明时将地瓜引入国内,地瓜一度是福建人的主食,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因当地土壤问题,种不了水稻、小麦,只能种地瓜。

80~90年代初,福建还不富裕,那时很多人还是以地瓜为主食,虽然主食是地瓜,不过福建又靠海,海产品丰富。

在90年代初期,那时农村酒席上的菜,还是以自己家养的鸡、鸭、猪为酒席上的主要菜肴,福建沿海那边比较喜欢用蛏干、墨鱼干等海鲜干货炖家禽肉汤,因此当时酒席上的家禽大多数也是海鲜干货加家禽肉炖的汤。

时间到了2000年后,福建沿海已经开始富裕了,酒席上家禽类的菜很少了,基本上都是以海鲜为主,福建沿海几个城市,也普遍吃不了辣,海鲜都是以清蒸为主。

清蒸的海鲜,通常只需要大米8~10分钟就可以蒸煮,为了保证每一道菜,都是新鲜出炉的,就不急着全部把海鲜放蒸锅,一下子蒸熟。

传统的福建酒席,是不会有冷拼菜,最近几年才出现有冷菜。

弊的方面就因人而异了,比如说如果酒席上菜慢,菜品在20多道,每道菜,上菜时间相隔在8分钟左右,能从中午12点多吃到下午3点左右。

对于那些有事要办的人,他们只能提早离开。

那些食量不大的小孩子,往往是吃了一半,就开始在旁边玩起来,如果下一道菜是喜欢吃的,他们还是会回桌吃,要是不喜欢吃的,他们就不会回桌吃,造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