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看看什么是味精?什么是鸡精?它们究竟是什么东西?又有什么不同呢?
味精,又称味素,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由粮食制成的一种现代调味品,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是属于氨基酸的一种。味精进人体内会很快分解出谷氨酸,所以谷氨酸钠的生理作用和谷氨酸相同。谷氨酸是人体正常代谢物质,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如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参与脑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促进氧化过程,是脑组织代谢较活跃的成分,也是脑细胞能利用的氨基酸。但是,过多食用味精后,人体血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就会升高,会妨碍钙和镁的吸收,从而造成短期的头痛、心跳、恶心等症状,且对生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要注意的是,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就会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至于鸡精呢,鸡精其实并不像一些广告里宣传的那样来自鸡本身,因为它根本不是从鸡身上提取的,而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加入化学调料制成的。鸡精里面含有核苷酸,由于核苷酸带有鸡肉的鲜味,故称鸡精。在鸡精的各种添加物中,有两样东西的量比较多,一是盐,一般鸡精里面盐的比例都是10%以上,部分鸡精含盐甚至达到40%;二是核苷酸,它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风者应适量减少对鸡精的摄入。
所以,总结起来,味精可以适量的吃,但是不要过量。不要在炒菜时加入味精,要等菜准备出锅时再添加,这样不但让饭菜味道更鲜美,而且能避免产生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焦谷氨酸钠。而鸡精呢,则是加了各种添加物的味精,尤其是里面的盐分比较高。如果炒菜时不放盐,您相当于把菜里的盐降下来了,但是如果放点鸡精而不是味精的话,就等于把降下来的那部分盐又给补回去了。
泡了的鸡精和味精如果时间不久可以食用,如果泡的时间过长尽量不要食用,避免变质而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