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入伏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间。那入伏是怎样计算的呢?
每年入伏的时间是不固定的,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这个可以用简单的“夏至三庚”口诀,来计算入伏的时间。
就是从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初伏是十天,中伏有时候是10天,有时候是20天,末伏是10天。
庚日是天干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三伏天的风俗,南方和北方气候不同,习俗也是有差别的。
三伏天的风俗,南方和北方也是不尽相同的。
在北方,一般都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是要吃饺子的。
南方地区,一般是说“头伏鸡二伏鸭”,就是说,头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的意思。
古时候有三伏天吗?
伏天的说法,历史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风俗。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还有入伏当天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