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入的水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变成尿

更新于:2021-08-18 16:36:13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我们饮入的水大部分都会变成尿液再从尿道中排出,但是这个由水变为尿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变成尿?这些都是大家平时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我们饮入的水大部分都会变成尿液再从尿道中排出,但是这个由水变为尿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变成尿?这些都是大家平时没有留意过的问题的问题。那么,我今日就借着这个机会,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下水是如何变成尿液的。

简单来说,饮入的水变成尿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体外的水→经口饮入→胃→小肠→血液→肝脏→心脏→血液→细胞→血液→肾脏→膀胱→尿路→体外

而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步:水变成血液的一部分

当我们经口饮入水之后,水会随着消化道进入到胃,在胃中稍作停留,一部分的水会稀释胃液,而大部分的水会随着胃里的那些已经被消化的食物一起进入我们的肠道。而肠道中,我们人体内五脏六腑的各个部位会根据各自的需要,在小肠中通过血液的作用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随后,一些没有被吸收的食物残渣以及各个系统都不需要的各种废物、废水重新集中到肠道里,再流经大肠,经大肠的再一次吸收,最后就剩下大便排出体外。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饮入的水在胃部吸收的水分是非常稀少,绝大部分的水都是通过小肠和大肠黏膜吸收,通过血液的分布一起分布于全身,供身体所有的细胞组织所需。

第二步:水随着血液输送全身

当肠道里吸收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会通过淋巴液送人血液中,这就成为了血液中的一部分(我们也应该知道,血液中除了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营养物质之外,其实大部分都是水)。之后,这些变成血液一份子的水就会通过静脉被送往心脏。然后再通过心脏的作用,经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有些进入到细胞组织中,有些会变成组织液。最后,所以细胞交换出来的一些废物又再经过血液循环系统,最后被送往肾脏处理。

第三步:水变成尿排泄出体外

血液会带着一些代谢废物以及营养物质最后流经我们的肾脏,而我们的肾脏其实是人体水分的控制中心,它是专门负责处理水分的分布。这肾脏这里,就是将血液中那些废物过滤的地方,所以肾脏也被称为过滤血液的“净化厂”,同时它也是产生尿液的地方。肾脏有许多被称为“肾元”的过滤系统,而每个肾元都是由含有一簇小血管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而尿液就是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变成原尿,再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后变成尿液,存储在膀胱之中,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即使膀胱不能容纳更多的尿液时,就会向大脑发出排尿的信号,通过排尿,使尿液尿道排泄出来,这样水变成尿的过程就结束了。

上面介绍了整个由水变尿的过程,下面我们再来重点说一说,水是如何在肾脏中变成尿液的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当血液流经肾脏的时候,肾脏的肾元(即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就会起到一个过滤的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之外,血浆中的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一部分的水等物质就会滤到肾小囊腔,从而形成原尿,而一个正常人每天形成的原尿可以达到180L。

接着这些被过滤出来的原尿,包括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一部分的水再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又再被送回血液中去。最后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物质就变成尿液,存储在膀胱。也就是说,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之后,原本180L的原尿到最后只剩下2.5L左右的尿液,这就是尿液在肾脏中产生的过程。

那么饮入的水,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变成尿?

正常来说,当一个人饮入水之后,经过大约25到4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变成尿液。但是这个过程也受许多因素影响的:

●第一,比如我们吃的是咸的食物和吃的是淡的食物形成的尿液时间也不同。如果吃得过咸时,那么排尿的时间就会长一点,这主要因为盐会造成水在体内潴留,那么形成尿的时间就相对要久一些。

●第二,还有与我们吃得多还是少有关。比如我们在饮啤酒前没有吃东西,只是一直猛灌啤酒,那么我们很快就想上厕所。但是如果我们吃了东西后再喝酒,那么就不太容易有尿意了。这是因为水分混合在食物中吸收就比较慢,从而延长了变成尿的时间。

●第三,还与我们身体是否缺水以及天气冷热有关。当我们身体缺水的时候,特别是天热或者运动后身体出了许多汗的时候,饮入的水就会全部被吸收,补充汗液挥发时失去的水分,那么就不容易转变成为尿;另外,如果天气太冷,当我们饮入水之后,水分很难通过汗液挥发,只能变成尿液排泄,那么形成尿的时间就会缩短。所以,如果在冬天我们饮水的话,就特别容易让人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