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如果你每天吃进的热量超过了身体消耗的热量,多余部分主要以脂肪形式贮存在体内,造成体重增加,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超过40%为过度肥胖。
在人体内产生热量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脂肪和糖;热量的消耗包括基础代谢、对食物的代谢反应(消化吸收)和进行的各种活动和劳动。那么,吃什么主食容易发胖?

通常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会有多余的脂肪积存在体内,这是因为婴儿不会吃太多的母乳,婴儿的胃容量很小,吃饱了就不会再吃了。
如果是喂奶粉,或者是母乳不足,还要喂奶粉,在冲调奶粉时,可能会因为浓度太高,使婴儿吃太多,造成婴儿发胖。
如果过早或过多给婴儿吃固体食物,尤其是谷类食物,会造成婴儿发胖。

据报告:从出生到1岁,形成的脂肪不容易消失,如果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肥胖,并一直持续到成年,那么,要想减肥就比较困难。
由此可见,婴儿喂养应以母乳为主食,喂奶粉或过早、过多喂食固体食物容易发胖,防止肥胖应从儿童时期就开始。
产生热量营养成分与肥胖的关系在人体内产生热量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脂肪和糖。因此,这三种营养成分与肥胖有关。

由脂肪产生的热量不会很快促进脂肪的合成,蛋白质只有少量可变成脂肪,因此,脂肪和蛋白质不是发胖的主要原因。那么,最容易引起人体发胖的是什么?
使人最容易发胖的是糖(可溶性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什么呢?
糖容易消化吸收,分解也完全,吃的数量又多;糖可诱发胰岛素分泌,促使葡萄糖变成脂肪;吃糖后不耐饿,这会诱发食欲,增加进食数量,使人发胖;糖可减少脂肪分解。

由此可见,吃糖过多,是引走发胖(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但脂肪、蛋白质和糖之间可以转化,因此,每种营养成分都不能过量。
有的人为了减肥,就少吃饭改吃水果,实际上一碗米饭和一个水果含有的糖差不多,而且水果中还有米饭中没有的单糖(精制糖,如葡萄糖等),这些单糖进入体内容易变成脂肪,引起发胖。
含糖最多的食物糖,又叫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可溶性糖(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等。

含糖最多的食物是食糖(白糖、红糖、糖果)和淀粉类食物。含糖可乐和奶茶等饮料中也含有较多的糖。
含淀粉最多的食物是谷类和薯类,豆类和花生、栗子等食物中也含有淀粉。大米、糯米、小麦粉、玉米和小米中的淀粉含量约70%左右,90%以上可以产生热量。
由此可见,以富含淀粉的食物为主食,吃得过多容易发胖,经常吃食糖和喝高糖饮料也容易发胖。

婴儿喂养应以母乳为主食,喂奶粉或过早、过多喂食固体食物容易发胖。
脂肪和蛋白质不是人体发胖的主要原因,糖是最容易使人发胖的营养成分。
以富含淀粉的食物为主食,吃得太多容易发胖,经常吃食糖或喝高糖饮料也容易发胖。
防止肥胖,应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尽量保持平衡膳食(蛋白质、脂肪和糖比例合适),使吃进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保持平衡,维持体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