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万病之源来自于——湿毒”,生活中10个人有8个体内存在湿毒。
湿气是大自然存在的我们很难避免,加上,平时吸烟喝酒,贪凉,吃冷饮等生活方式,增加湿毒入侵的机会。
此时早秋阶段,更要“逼”出体内的湿毒,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
体内湿气重不重,看看有没有这4点:
1、舌苔黏腻
舌苔厚腻,泛白,舌苔的边缘有齿痕,是湿气重典型的症状。
湿气重看舌苔以清晨刚起床的时候是最准确的。
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抓紧袪湿气,避免进一步入侵人体的健康。
2、大便粘便池
我们在排便后可回头看一眼,大便是人体健康重要的“指示灯”。
体内的湿气过重的人,就会有肚子大,便溏的表现。
特别是在排便后,很难的冲下去,黏在便池上,这样的人一定是湿气过重。
3、后背起痘
湿气堆积在体内,就会表现的油光满面,总是起痘,粉刺,皮肤粗燥等。
严重的患者,就会在后背有很多的痘痘,是湿气的表现之一。
4、关节异常
体内湿气严重,已经侵蚀到关节的时候,影响正常气血的运行。
患者会表现出四肢无力,沉重,像是绑着“沙包”一样,酸痛厚重。
甚至影响正常的行为运动。引起关节炎,出现屈伸问题等。
“逼”出体内湿毒,具体怎么做?
1、避免环境的潮湿
潮湿的空气和室内潮湿就会增加湿气对人体的侵蚀。
平时不要在卧室晾晒衣服,禁止睡在地板上,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下雨天减少外出等。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湿气入侵的机会。
生活中做好点点滴滴,可有效的预防湿气,减少身体的损伤。
2、补充适当的食物
我们平时常见的薏苡仁,赤小豆,荷叶,茯苓等都是袪湿气的小植物。
但是各种小植物间互相搭配,效果会更加,我们将黄花苗、薏仁、茯苓、栀子、砂仁、赤小豆、马齿苋、芡实、人参等24种食材,搭配在一起制成黄花苗茯苓茶,泡水效果更佳.
茯苓,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薏仁,健脾益胃、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赤小豆,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常与薏苡仁搭配是饮用。
砂仁,善于化湿行气,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
马齿苋,利水祛湿、消炎止痛、止血凉血。
荷叶,善于清暑化湿、升阳清阳、凉血止泻,对暑湿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有一定的帮助。
黄花苗,药食两用,性寒,有泻火除湿的作用,利于改善湿热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有一定帮助。
3、坚持运动
营养师建议,想要袪湿气,运动是必不可少,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也是袪湿气最简单的方式。
运动,可促进体内气血循环,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还可缓解压力。
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运动时,出出汗,也是不错的祛湿方法,还利于体内排毒。
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4、刮痧拔罐
刮痧,拔罐是中医袪湿气,排毒素主要的方式,通过外界的作用,起到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
可有效的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刮痧拔罐,很适合在家中养护身体,祛除湿气。
4、泡脚祛湿
泡脚可以「引气下行」,引导阳气到足底、助眠强身,也有发汗排湿气的作用。
常言道:“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意思就泡脚相当于吃补药一样。
睡前泡脚以38~45℃浸泡约20分钟即可。
泡脚时,可以加点花椒、生姜、白醋、艾叶等都是不错的祛湿方法。
此外,不想湿气缠身,几件事少做!
1、少湿发入睡,切莫湿发入睡,否则会加重体内湿气。
2、少吃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水湿运化,导致体内湿气重。
3、少贪凉,容易导致湿气加重,如喝冰水,洗冷水澡等。
4、少喝酒,酒助湿邪,喝酒,容易导致体内湿气重。
5、少熬夜,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容易导致脾虚。
6、少久坐,也会导致体内湿气堆积,越懒越不动,湿气也就越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