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如壹周君,“醉糟鸡”和“醉鸡”的区别不就是——三个字和两个字嘛!要说他们的根本区别,当然是差了“糟”这样东西!
外地人一时半伙应该很难想象“糟”是什么东西,但对于福建人来说,这真的是灵魂深处无时不在的接头暗号。
远远地看那一碗,红里透着紫,紫里带着点褐,扑鼻而入中有着一丝酒香,甭管烧汤、油炸、煎炒,一勺下去,立马色香味郁。这就是闽菜最大特色之一的红糟。
红糟的起源已然不可考,有说是唐的,也有说是宋的。
估计和虾油、老酒一样,红糟的发现也属偶然。最初大概是酿青红酒的伙计,酿完青红后的红曲舍不得扔大着胆子拿来当调味,结果它不仅掩盖各种腥味,还香气扑鼻,色彩也让人食欲大开。
宋朝有个当官的在《朱子语类》里,提到了朱熹曾说过的一句话:“今福州红糟即古之所谓醴酒也,用匙挑吃。”翻译一下,就是咱老福州今儿吃的红糟早在宋代,就被善用。
朱大家对于烹饪可能一窍不通,但却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美食的眼睛。所以这么来算,红糟少说也有千年历史。北方的鲁菜也是有用红糟来作作料的。但最爱红糟的,还是咱们福建人。
“醉糟鸡”是将肥母鸡加红糟煮熟、醉糟而成。
做法也很简单,将鸡洗净,放入烧开水中,然后转成小火,闷煮上半小时。然后将锅中放入油烧热,放入姜米爆香,倒入红糟煸炒一会儿,然后倒入与糟同样多的老酒,加入鸡汤后,转小火,加入糖、盐调味,至口味适当,转小火后焖2分钟。
捞出刚煮好的鸡,用煮好后的糟汁一并放进小盆里搅拌均匀,密封腌渍两小时即可。
闽菜中,我最怀念的就是荸荠和红糟了。红糟和醪糟相比酒香味更甚。红糟怎么做味道都好吃,可以做糟鸡,糟蹄髈,红糟鳗鱼;用了糟的食物,肉中就自然地带了酒香气。
而“醉鸡”是江浙的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
醉鸡它以黄酒、绍兴酒作为基本调料,不但能去腥、解腻、添香、发色、增鲜,酒香浓浓,浸着滑嫩的鸡肉,人和鸡都醉了。
醉鸡跟醉糟鸡做法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不是混着蒸煮,最后一步,都是用泡的方式让鸡肉入味,以蒸煮为主,很符合营养学上少油的烹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