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深蹲一组选择不同次数的原则是什么

更新于:2021-09-16 03:11:03 知识问答 万阅读
最佳答案这时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你这说了跟没说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不同的深蹲个数,偏向不同的训练方式,不同的深蹲个数偏向训练的肌肉类型不同。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训练的强

这时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你这说了跟没说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不同的深蹲个数,偏向不同的训练方式,不同的深蹲个数偏向训练的肌肉类型不同。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训练的强度

为什么要提强度?

因为强度与深蹲的个数息息相关,强度与个数决定了不同训练效果,如果只是简单提到个数,是无法决定深蹲最终的训练效果。

如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训练的强度分为E强度,M强度,T强度,A强度,I强度以及R强度。

其中,以T强度作为分隔线,T强度以上的是无氧区间,T强度以下的是有氧区间。

所以,现在我们假如说做徒手深蹲,那么这个就属于E强度或者M强度当中。

如果我们做负重深蹲那么我们就属于A强度,I强度,以及R强度当中。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深蹲的个数

如下图:

第一

8RM-10RM

8RM-10RM对应的训练效果为增加肌力肌肥大,什么意思呢?

增加肌力肌肥大的意思就是说增肌肌肉的爆发力,增加肌肉的肌肉量,提升肌肉的围度。

第二

12RM-15RM

12RM-15RM对应的训练效果为增肌肌耐力,什么意思呢?

增加肌耐力的意思就是说增加肌肉的耐力的意思。

综上所述,如果你做徒手深蹲则更倾向于有氧区间的训练效果,如果做负重深蹲则更趋向于无氧区间的训练效果。

不同的训练强度带来的效果就会区别开来。

如果你深蹲强度属于有氧区间,那么你通过深蹲练出来的肌肉就属于耐力型的肌肉,你的肌肉形态就属于耐力型肌肉的肌肉形态。

如果你深蹲属于无氧区间,那么你通过深蹲练出的肌肉就属于力量型肌肉,你的肌肉形态就属于力量型肌肉形态。

肌耐力VS肌力量

其次,不同的训练强度下不同的训练次数效果也不同。

8RM-10RM

10RM-12RM

12RM-15RM

有所区别

8-10RM是最适合适合提升肌肉力量的训练次数区间。

10-12RM次之。

12-15RM则倾向于耐力型肌肉的训练次数区间,越往后越次数增肌则完全是训练肌肉的耐力。

综上所述,你深蹲做多少个,要看两个因素决定,

第一

深蹲强度在有氧区间还是在无氧区间

第二

你的深蹲训练目标是什么?增肌肌肉力量?or增加肌肉耐力?

如果你想通过深蹲练翘臀,增加臀部肌肉量和提升腿部力量,那么就要做无氧区间,8-10RM深蹲次数。

如果你想通过深蹲练翘臀,同时又想要一定的肌肉耐力,10-12RM。

如果你想通过深蹲只想提升臀部跟腿部的肌肉耐力,那么在有氧区间12-15RM的次数。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深蹲既可以做8-10个一组,也可以做10-12个一组,也可以做12-15个一组。

我们深蹲一组选择不同次数的原则是什么?

:训练目标和训练效果,想要耐力型肌肉形态,则多次数,小重量,想要肌肉力量,则少次数,大重量。

总结

深蹲一组练多少合适,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同的训练目标,采取不同的训练次数,根据训练目标选择训练次数,才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